本港昨日新增3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累計至今共有4宗。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今早(7日)在一個港台節目表示,目前的風險評估主要以輸入個案為主,但需留意患者所在地區鄰近是否同樣出現相同病例。

他指出,香港存在能傳播基孔肯雅熱的白紋伊蚊,以及近日本港連續受颱風和暴雨影響,容易形成積水,增加蚊蟲滋生,因此近兩個月的環境因素會提升感染風險。

曾祈殷續稱,因為廣東省的基孔肯雅熱個案較多,加上香港與廣東省交流頻繁,預期輸入個案會穩定上升。

至於基孔肯雅熱會否成為風土病,曾祈殷指取決於本地防蚊控蚊工作的成效,有否遺漏隱形病例。他強調,市民須承擔責任,避免前往高風險地區,不能單靠政府滅蚊。若市民真的前往高風險地區,回港後首要條件是自我進行醫學檢測,並在14天內持續使用防蚊用品,避免被蚊子叮咬。他又提醒市民到郊區應穿長袖衣物,並避免在蚊子活躍的黃昏或清晨時分出門。

曾祈殷說:「在感染(基孔肯雅熱)後的前2至14天期間,患者通常沒有明顯病徵,甚至在發病的頭7天內,有15至30%的患者症狀輕微到自己都察覺不到。在這種情況下,若你在社區活動,經過白紋伊蚊較活躍的地區,有可能將病毒傳播出去。」@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