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海軍近日在遠東地區舉行了代號為「海上聯合-2025」的海上軍事演習,重點科目包括反潛作戰。與此同時,美軍派遣兩艘核潛艇前往俄羅斯附近海域,此舉被視為對俄方此前核威脅言論的回應。有國防安全專家分析了這一動態背後凸顯的中俄美三方戰略博弈。

中俄軍演規模升級 反潛科目成焦點

軍報消息稱,當地時間8月5日下午,參加「海上聯合-2025」演習的中俄艦艇編隊,按計劃完成全部海上課目演練,將於8月6日起轉入海上聯合巡航。

根據官方消息,「海上聯合-2025」演習於8月1日至5日在俄遠東海域舉行。本次演習的重點聚焦在反潛作戰上,雙方進行了模擬搜尋並摧毀敵方潛艇的實彈射擊演練。

演習結束後,俄羅斯國防部周三(8月6日)宣布,兩國海軍舉行聯合巡邏,旨在深化軍事合作關係。這也預示著中俄在區域安全事務中的聯動將更加常態化。

美方核潛艇部署:一場精準的戰略博弈?

就在中俄軍演期間,美國總統特朗普於8月1日突然宣布,已下令調動兩艘核潛艇,以回應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傑夫的核威脅言論。

特朗普同時向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最後通牒:若未能在指定時限內同意結束烏克蘭戰爭,美國將對俄羅斯及其石油買家實施新一輪嚴厲制裁,而中共或將受到波及。

美軍此番核潛艇部署被外界解讀為美俄兩國在烏克蘭問題上持續激烈博弈的最新動作。

台灣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對《大紀元》表示,中俄聯合軍演的「戰略針對性」意圖明顯。反潛科目的顯著擴展及「擊沉敵方潛艇」的訓練目標,直接回應美國海基核威懾力量。這表明中俄軍事合作已從戰術層面上升至戰略協同,共同應對西方軍事壓力。

蘇紫雲進一步研判,當前國際軍事對抗正「逼近臨界點」。北約成員國國防預算普遍增加,軍工產業復甦,標誌著冷戰後「和平紅利」時代結束。若俄烏衝突未能按華盛頓預期解決,全球軍事對峙可能進一步升級。

不過,對於美方核潛艇的部署聲明,台灣國防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所長洪子傑告訴《大紀元》,美方表態更多是對俄方特定言論的回應,而非全面對抗訊號。此聲明與8月8日烏俄停火期限相關,其實際部署尚需進一步觀察。

地緣平衡與大國戰略抉擇 中俄對美威脅有限

中共官媒新華網此前報道稱,中俄海上聯合演習是以「應對西太安全威脅」為主題。而中共國防部發言人張曉剛則強調,演習不針對第三方,與當前國際和地區局勢無關。

儘管中方強調演習旨在防禦,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但其規模和科目設置無疑引發了外界廣泛的戰略聯想。

蘇紫雲認為,美國戰略目標正轉向應對中共崛起。若烏克蘭衝突可控結束,美國可能逐步解除對俄制裁,將重心完全集中於與中共的競爭,中美軍事對抗的趨勢將更加明顯,俄羅斯的戰略選擇將成為關鍵變量。

對於中俄是否具備對美國核潛艇構成實質性威脅的能力,蘇紫雲給出了專業的評估:美國核潛艇的靜音性能代表全球最高水平,中俄對美海基核力量構成實質威脅的能力有限。

洪子傑對當前整體態勢做出了總體評估:「儘管中俄軍事合作深度提升,但判斷其與西方進入更高強度對抗階段尚缺乏充份依據。各方保持戰略警覺,但整體軍事對抗態勢未出現顯著質變升級跡象。」#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