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以來,「中原糧倉」河南遭遇64年來同期最熱天氣,全省41%的氣象監測站點出現重度以上氣象乾旱,讓該省秋作物面臨「烤驗」。專家評估,這波旱情為25年來最嚴重,將對花生、玉米產量構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河南是中國的農業大省,但這片被譽為「中原糧倉」的土地如今正在遭遇罕見的乾旱。公開數據顯示,今年整個7月,河南省平均氣溫創下1961年來最高值。7月1日至29日,駐馬店平均降水量僅6.2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96.6%。

目前,旱情主要分布在駐馬店、周口、南陽等地,特別是駐馬店旱情比較嚴重。

據《新京報》8月6日報道,當地土地從5月就開始乾旱,7月更急劇惡化,地上滿是裂縫,大的能輕鬆塞進人的手。當地農戶僅能仰賴井水灌溉農田,玉米收成預估將大減。

「比去年旱得還厲害。」駐馬店市驛城區沙河店鎮崔樓村村民許生表示,去年貸款15萬元在村裏承包下200畝地,卻遭遇「先旱後澇」:澆了兩遍水保住的玉米,在去年7月的暴雨中被淹死50畝。他本指望今年夏天翻盤,卻又撞上了春夏連旱。

他表示,今年春天雨水就少,沒等到小麥徹底成熟就收割了,產量少了一半。進入7月旱情急劇惡化,上一次見到有效降雨還是一個多月前。

「雨下了不到一個上午,傍晚地裏就乾了。」他說,玉米本該進入抽雄吐絲期,對水份需求量很大。現在有些直接倒了,葉子焦脆,有的一碰就碎了。情況稍好些的長出了棒子,但剝開一看,裏面的籽粒稀癟不成形,「看著揪心」。

目前許生在灌水上的投入已超出預期,新買的兩台抽水泵花了五六千元,水管支出約兩千元,電費一千多元,加上人工費每人一天200元,僅是為了抗旱,就投了近萬元。

許生表示,去年種麥子時貸了15萬,三年期限,現在連利息都難還上,200畝玉米地已經死了100多畝,剩下的,收成可能連成本都不夠,以往一畝能收個一千來斤,現在能保住600斤就算不錯。他陷入兩難的抉擇,「不種,租金還不起,種的話,最後只能選擇繼續貸(款)。」

此外,駐馬店市汝南縣農戶邢先生也向澎湃新聞表示,當地已經四十多天沒有下雨。他家有二十多畝地,種的是玉米和花生。再有一個月玉米就該收了,但現在一大部份玉米沒有結棒子,預計玉米要減產70%,一畝地損失約600元。由於7月20號之前,玉米授粉期已過,受到乾旱後即使再下雨作用也不大。

根據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最新數據,駐馬店農作物受旱面積已超176萬畝。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魏國強8月5日對中共官媒央視表示,河南省目前旱情可說是自2000年以來最嚴重,豫東、豫南是這一波重點乾旱區域。長時間乾旱將對花生、玉米產量構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