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作「中原糧倉」的河南省,在夏季經歷大旱後,秋收季節又遭遇持續一個月的陰雨天氣,導致待收割的玉米、花生大面積長芽、發霉腐爛,令農戶損失慘重。

河南是中國花生主要產區之一。由於地裏積水太多,原本計劃等雨停再收割玉米、花生的農戶,不得不冒雨搶收。王力(化名)的老家在周口市農村,他父母種了將近十畝玉米。十一期間,將他和在外地上大學的妹妹召回家幫助搶收。

他對《大紀元》說,地裏積水達膝蓋深,行走困難。全家九口人赤著腳,用小桶、袋子一點點往外運。忙活了一天,才收了三四百斤,其中還有不少玉米已發霉腐爛了。

「白花花的糧食,再不收就扔了。玉米棒每一個都很小,今年不能談收成了,能收到家裏邊就行了。」

「今年能收回成本就行了。」王力算了一筆帳,因乾旱三次花錢澆水的成本,再算上化肥、電費、農藥等等費用,一畝地投入至少500元,這還沒算上人工費。明年,家裏準備將土地外判,給300元就包出去。

其它地區村民也面臨類似困境。

禹州村民楊敏(化名)僱人搶收十餘畝的玉米。她說,玉米棒普遍短小,有的在杆上已經長芽、腐爛。「今年百分之百賠錢。之前種玉米的時候大旱不下雨,現在收穫時又天天下雨。河南太難了!」

駐馬店村民曉燕(化名)家裏沒有幫手,也沒僱人,自己一人在地裏搶收。她說,周邊的村民也都熬夜搶收,已經筋疲力盡了。

開封村民于萍表示,看著白花花的花生泡在水裏十分心疼。「河南開封都受災了,所有的都搶收出來,搶出幾個是幾個。今年別說保本了,肯定賠。農民種地真遭罪。」

由於天氣不好,無法晾晒,即使收割回家的糧食也會很快發霉腐爛。村民們在收糧站排起長長的隊伍,急著把糧食賣出去,即使被壓價,也忍痛賣出去。#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