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極星汽車(Polestar)或將退出中國市場的傳聞再起。極星一度相當高調,如今在中國市場月銷量跌至個位數,銷售系統崩潰,退市風險逼近。極星並被視為「下一個極越汽車」,原因在於其銷量低迷、營運癱瘓及管理混亂。

銷量崩盤 難以為繼

據鳳凰網財經8月6日報道,這家由吉利控股和富豪聯合打造的電動豪華汽車品牌,入華之初相當高調,不僅對標Tesla,還發出豪言「在極星,天空才是極限」。如今,其在中國市場的處境卻岌岌可危,成為造車新勢力中最慘烈的案例之一。

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6月極星汽車銷量僅6輛,3月僅1輛,上半年累計零售不到70輛。相比之下,極越汽車崩盤前月銷約1000至3000輛,而行業生存線已提升至月交付2萬輛。

極星退出中國的傳聞自2023年底開始流傳。雖然內部人士多次否認,表示品牌正轉型銷售模式,預計2025年四季度完成調整,但外界質疑未減。

據多家媒體報道,為應對危機,極星在華大幅裁員,銷售和營運團隊幾近解散,高層和人事部門於2025年3月撤離,本土研發幾乎停滯。線上購車系統關閉,直營門店僅剩一家。車主在社交平台上反饋,4S店無人接待,售後服務缺失。

此外,極星自2020年起因電氣系統、制動軟件及倒車影像等問題多次召回,安全口碑下滑。

資不抵債 退市逼近

極星汽車成立於2017年,由歐洲團隊負責研發設計,中國負責生產。富豪曾投入超10億美元,但2024年2月將持股比例降至18%,並停止資金支持。吉利控股成為主要股東,2025年6月通過PSD Investment注資2億美元,李書福合計持股66%,富豪持股進一步降至16%。

截至2024年底,極星資產40.54億美元,負債73.83億美元,淨資產為負33.29億美元,資不抵債。2020至2024年累計虧損超51億美元,2024年單年虧損20億美元。

資本市場對極星信心崩潰,極星總市值僅23億美元,較2022年上市時已縮水90%以上,瑞典北歐斯安銀行將其估值下調至0克朗,退市風險逼近。

定位混亂 認知受阻

鳳凰網財經稱,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白熱化,即使產品、成本和營銷做到極致,企業也難穩操勝券。極星的困境不僅源於外部競爭,更因內部問題。

成立8年以來,極星四款車型的定位在超豪華與大眾市場間反覆變化。首款車型極星1為高性能插混轎跑,售價145萬元,限量500輛;極星2宗售降至29.98萬元,轉向主流市場;極星3售價近70萬元,重回豪華領域;極星4又回到30萬元級別。定位大幅波動增加消費者認知難度。

此外,多家媒體稱極星產品力不足。其依賴富豪燃油車平台進行「油改電」,空間利用率低,續航和智能化未獲認可。核心研發權在瑞典,產品本土化滯後,難以適應中國市場需求。

頻繁換帥 自救未果

極星頻換高管以求突破,8年內中國區負責人更換7次,平均任期不到1.5年。

2023年6月,極星與星紀魅族成立合資公司極星科技,試圖加速本土化。2025年1月,星紀魅族CEO蘇靜接任極星科技董事長,但成效不顯。

2025年4月,極星宣布與星紀魅族終止合資,收回中國市場分銷權,並計劃以公允對價轉讓部份資產,確保銷售和服務重啟。然而,截至目前,極星在華自救仍無明顯進展。

不過,分析認為,大陸車企企圖分得政府補貼紅利蛋糕,不注重研究市場定位和容量,盲目上馬新項目、擴大產能才是問題根源。尤其在中國經濟寒冬大環境下,極星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