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升地盤安全及施工質素,發展局在女婆山的沙田污水處理廠重置地盤,引入無人機技術,確保施工正確及安全,並進入高風險或難以到達的區域。

沙田污水處理廠擬遷往岩洞,其在女婆山的大型地盤,發展局率先用無人機執行管理任務。局方表示,該無人機的荷載力達6公斤,可搭載多種遙感設備,並同時搭載光學雷達掃瞄儀和紅外線熱成像相機,能全方位採集空間數據。

為應付長途飛行,當局引進停機坪,為無人機自動更換電池,整個過程僅需約一分鐘。發展局副秘書長何英傑表示,根據每次飛行任務的需求,當局可設計把盒子擺放在中途站,幫助無人機飛行期間,在中途站換電,以便飛得更遠,提高了無人機執行任務的能力

發展局引進停機坪,在飛行航線中設置中途站,為無人機自動更換電池,過程僅需約一分鐘。(政府新聞網)
發展局引進停機坪,在飛行航線中設置中途站,為無人機自動更換電池,過程僅需約一分鐘。(政府新聞網)

無人機在該處已被應用於定期巡查,並能拍攝三維影像,實時傳送至控制中心。發展局自行研發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統「智眼SmartEye」會詳細分析無人機採集的數據,比較不同日期、不同時段的影像,量度挖掘出來的泥土和岩石體積、斜坡傾斜度和構築物垂直度等,有效監察工程質量和工地安全,並透過數據分析協助承建商和地盤監督作出決策。此技術已被用於監察道路工程及斜坡穩定情況。

發展局表示,無人機在該地盤成功識別出多個問題,包括有人誤入地盤禁區,及安全圍欄未有完全安裝等,使得承建商能及時糾正,確保施工安全和品質。此外,無人機的人工智能(AI)技術能夠自動偵測施工中的偏差或缺陷,並與建築信息模擬(BIM)比較,進一步提升監測的精準度。

局方指出,無人機可以進入高風險或難以到達的區域,例如高空、深坑或不穩定的結構,有效減少人員暴露於危險環境的機會。另外,其能快速收集大量數據,監控工程進度和識別潛在缺陷,大幅縮短傳統人工巡檢所需時間,提升整體施工效率。

無人機採用超視距飛行技術,在操作員視線範圍外也可按時定軌自動飛行。(政府新聞網)
無人機採用超視距飛行技術,在操作員視線範圍外也可按時定軌自動飛行。(政府新聞網)

無人機可在操作員視線範圍外飛行(超視距飛行)。操作員預設路線後,無人機便會定時自動飛行。操作員更可以一人多機的模式管理不同地盤。

發展局期望利用無人機進行地盤管理、資產管理,加強大型設施的營運、維修和監測工作,及在水浸、山泥傾瀉、塌樹等意外發生時協助當局緊急應變。土木工程拓展署、渠務署、建築署和水務署也會在12個不同場景測試無人機技術,包括管理元朗錦田河、水塘等。@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