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惱人生,解決不了的事情,看齣戲,找友朋酌茶品酒,寂寞的人看花,也是可以的。

慕名而來看西西的話劇,尋遍書架,只有一本「石磬」,扉頁左下角署名「永強」,不記得是如何留下了。年來少讀書、少買書;好書看過,就拿去漂,漂呀漂,書自有書的命運。

論者以為張愛玲是世界的、是赤地的,西西是香港的。沒有誰比誰更偉大,但香港人鍾情西西,也是可以的,不需要知道原來她叫張彥,是一名小學老師。寫詩、小說、電影、做手工熊;創意是最重要。

生活穩定,成名後再拿到了一些文學獎金,更沒有對錯之分;就像她的好朋友拍檔「也斯」,「狂城亂馬」用筆名奪取了文學獎金,也是文壇花絮而矣。至於傳聞中兩人最後去了一趟台灣,回來後不相往還;他們都沒有說過半句話,而今兩人大去,有沒有發生過也就不重要了。

不為尋找詩句而來,只帶淘空的身軀而來,從獨舞者陳麗珠姿勢躍動,觸感到空間的聯繫,撫摸情感的流瀉,詩意自在其間,她原是學古典舞蹈的。布景中一個小小方格,幾幢高樓,一架模型飛機停泊,分明是九龍城啟德機場的舊模樣,鬧市縱橫,打造了東方之珠。

由東至西,遙遠蘇丹的最後一頭白犀牛在2018年3月19日死去。美麗的動物,璀璨的原始森林,一下子消失了,催促人類可否停一停,把美好的物事多留一會,讓記憶留住?

喜歡西西由她的童趣開始,生活日常喜出望外的鮮活創意;出門了,長著鬍子的門神守住大門,「如果我回來,不比以前更寬容,把我捉去餵老虎。」誰不害怕拿去被餵老虎?父親的背囊,不單背負了一代人的軌跡,更把子女的願望,揹著一步一步向前走。這個劇本由陳麗珠,紀文舜共同創作,靈感來自西西1968年的「港島吾愛」,說的是香港,說的是父親。「城市建在城市上,臉疊着臉」,最好還是用西西的文字解說:

「從這裏到那裏,有一個島叫青島,你說。有一個關叫山海關,你說。有一個城叫萬里長城,你說。有一個港,叫香港。」

「這是一個十分美麗的城,你說。是的,是的,我愛港島,讓我好在明天把你一點一點地忘記。」

從啟德機場到北非白犀牛,50年過去了。

「進劇場」的歐洲巡迴日程,在倫敦北區愉悅劇場演出,得到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贊助;也是香港故事系列123。下一回是8月30 日星期日在蕯頓區圖書館演出的「明日陽光燦爛」粵語版。多年前,英、粵語版曾在倫敦北區依士靈頓華人協會演出,電影齊瓦哥醫生的女主角也是座上客。

故事以深水埗集中營辛酸頑抗點滴為主題,80年前憶記,仿如昨,多少曾是深閨夢裏人?◇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