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人才荒」問題,港府於2022年底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簡稱「高才通」),以吸引高學歷與高薪專業人士來港發展。計劃推出初期申請門檻明確、審批迅速,申請者中多達95%來自大陸。然而,首批簽證兩年期滿後,續簽率僅約54%,近半數大陸申請人選擇不再續約,與當初的申請熱潮形成強烈對比。
《自由財經》報道,自2022年開放申請以來,「高才通」累計申請件數達14萬宗,獲批人數超過11萬人。不過,今年首批兩年期簽證陸續到期,截至7月底,約有1萬3,678名持證者居留期限屆滿,但僅有7,394人按時提交續簽申請。即使成功續簽者,也僅有三分之二表示會長期居港。
分析指出,部份大陸申請人原為取得香港身份或為子女教育鋪路,但在港生活、租金、稅務及投資成本飆升,令不少人認為「養高才通比申請更貴」,最終選擇退場。
根據規定,高才通續簽需具穩定工作與稅務紀錄,方式分為「他僱」與「自僱」兩種:前者須受聘於香港公司,後者則需自行創業或持股達10%,並在港持續營運。申請人需歷經兩次續簽(每次2至3年),並出具收入、繳稅及僱員紀錄,方可最終申請永居身份。
專家指出,隨著港府加強審查,非永久居民若要取得「居港權」,除須具備連續一年的穩定收入外,整體開支亦大幅上升。若加計在港投資、辦公室租金、房租與員工薪資、強積金(退休保障制度)及稅項,現時取得永居資格的總成本已由以往約100萬港元飆升至超過150萬港元,增幅達五成。
統計顯示,第1類「名校畢業、具三年工作經驗」者續約率最高,約77%;第2類「年薪逾250萬港元」者續約率約五成;第3類「應屆畢業生、工作未滿三年」續約率僅四成。專家指出,應屆生多因欠缺經驗難以進入金融與科技產業,只能轉職保險或行政崗位,收入不足以達標續簽條件。
陸媒評論則指出,隨著留港門檻與生活成本不斷攀升,高才通由「搶申請」變為「搶撤離」,成為香港人才政策的新挑戰。@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