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所謂「中國人民抗戰勝利80周年」,《南京照相館》和《731》等至少4部「愛國反日」電影陸續上映。中共加持的作品聚焦日軍暴行,卻鮮少提及自身歷史的陰暗面——例如文化大革命導致數百萬人死亡;大饑荒造成數千萬人餓死;1989年六四屠殺,坦克碾壓學生和市民。這種選擇性「真相」宣傳,讓國民沉浸在對外部敵人的仇恨中,而忽略了中共。 

以《南京照相館》為例,故事以1937年南京大屠殺為背景。部份觀眾在觀影後表達極端民族主義言論,如「恨不得殺光日本人」,這不僅反映了宣傳的成功,也暴露了其危險性:仇恨被放大,轉移了對當前問題如經濟下行、青年失業和房地產危機的關注。 
 香港亦有「選擇性真相」,TVB近期大熱節目《真相猜情尋》探討李小龍猝死之謎、彭楚盈白骨案、錫安教會雙氧水治病和八仙嶺山火之謎,雖然吸引觀眾,但卻避談更具政治敏感性的真相,如2019年7.21元朗白衣人襲擊事件,或8.31太子站警察毆打市民事件。這些事件涉及警察暴力和政府責任,至今未有公正調查,卻被主流媒體迴避。這反映了香港媒體在「一國兩制」下的自我審查,或故意帶風向。通過「安全」的真相來轉移注意力,維持社會穩定。 

反日電影《南京照相館》及《東極島》計劃於8月28日在香港上映,這將是對香港觀眾反應的一次試探。香港作為國際化城市,與中國大陸文化差異明顯:大陸視抗戰題材為愛國工具,但香港觀眾持抗拒態度。 

同時,日本「Chiikawa展覽」於8月1日至31日在K11 MUSEA及尖沙咀海濱舉行,獲香港旅遊發展局支持。這一親日活動與反日電影的同步上映,形成尷尬對比:港府支持Chiikawa以促進旅遊和IP經濟,卻需平衡大陸的反日宣傳。這凸顯香港的困境——一方面需強化「一國」認同,另一方面維持國際形象和多元文化。 

若香港高調推廣反日電影,可能損害與日本的經貿關係;若低調,則可能被中共視為對「一國」的挑戰。這正是「一國兩制」的試金石:香港如何平衡中共主導的愛國宣傳與其國際化定位?在此背景下,香港政府和建制派是否會模仿《哪吒2》的動員模式推廣反日電影,教育局、區議員、立法會議員、關愛隊、愛國團體會否針對學校和社區組織包場,值得留意。 

真相不應被選擇,歷史需全面呈現。否則,社會將永陷陰影,無法前進。在中國大陸,中共借「反日」強化民族主義,轉移內部矛盾,但也加劇國際孤立和國內極端情緒。在香港,則考驗「一國兩制」的實踐。◇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