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在利用稀土作為經濟脅迫手段,但西方國家正積極擺脫對中國的依賴,生產自家稀土。中共越想壟斷市場,其它國家就越積極想辦法突圍。

中共自今年4月初實施稀土出口管制,全球製造商都進入緊急狀態。福特汽車(Ford)就曾因稀土短缺,使芝加哥廠暫停生產一周。

北京後來雖同意恢復稀土礦物及磁鐵出口至美國,但供應鏈中斷的隱憂一直存在。

中共壟斷稀土資源 西方嘗試自行生產

目前西方國家意識到中共壟斷資源的嚴重威脅,紛紛開始嘗試擺脫對北京的依賴。

據《經濟學人》報道,華盛頓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專家表示,美國正以「全政府的努力」降低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位在加州的芒廷帕斯(Mountain Pass)礦場自2018年恢復營運,去年生產4萬7000噸輕稀土氧化物,目標是到2030年將產量提升至6萬噸。美國國防部承諾保障其產量的最低價格,高於中共限制出口前的水準。

在澳洲方面,萊納斯稀土公司(Lynas)經營位於西澳州(Western Australia)的威爾德山(Mount Weld)稀土礦。在美日政府支持下,萊納斯於5月在馬來西亞開始生產重稀土,成為中國以外首家商業化生產重稀土的企業。

萊納斯發表聲明表示,公司在馬來西亞的新廠已經生產氧化鏑(dysprosium oxide),這是該公司首次為客戶提供不是來自中國的產品。萊納斯指出,6月會開始生產另一種稀土元素鋱(terbium)。鏑與鋱是兩種極為搶手的稀土元素。

為了削弱中國對稀土市場的主導地位,美國也同意與萊納斯簽訂價值2.58億美元的合約,在德州建造一座新煉製廠。

澳洲政府還決定貸款16.5億澳元給伊盧卡資源公司(Iluka Resources)興建稀土精煉廠,盼能打破中國長期壟斷的局面。

伊盧卡於過去數十年來開採鋯石(zircon),以及用於製造油漆的二氧化鈦(titanium dioxide)。而這些礦砂的副產品中,恰好包含了鏑和鋱。

儘管精煉廠還要2年的時間興建、上線,但伊盧卡公司主管麥格拉斯(Dan McGrath)指出,「這座精煉廠以及伊盧卡對稀土產業的投入,提供了中國之外的另一個選項。」

歐盟則宣布支持非洲馬拉威與南非的稀土項目,全球還有數百個項目正在規劃中;然而,據《經濟學人》報道,大部份計劃要到數年後才能啟動。

稀土是甚麼?

目前有17種金屬被稱為「稀土」,其中大多數金屬實際上並不罕見,遍布世界各地,只是很少有足夠的礦藏可供有效開採。

之所以被稱為「稀有金屬」,是因為很難將這些金屬單獨分離出來,可能需要一百多個處理階段和大量的強酸加工,工序複雜。此外,一些稀土礦石含有放射性元素,處理不當可能會造成輻射污染。

1990年代,歐洲,尤其是法國,曾擁有相當規模的稀土產業。如今,全球逾半的稀土開採與近九成的精煉作業集中在中國。#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