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即將開學,青少年精神健康議題備受社會關注。保良局今日(22日)公布調查發現,逾三成初中學生對整體校園生活感到頗大壓力或非常大壓力,近四成受訪學生在剛進入新學期時出現負面情緒。保良局建議學校、老師及家長多主動關注學生情緒及表現,於開學初期陪伴學生慢慢適應。
保良局青少年事務部屬下學生輔導及支援服務團隊於去年11月至今年1月期間,委託宏恩基督教學院社會工作學院,以問卷訪問來自不同辦學團體的4間學校共907名中二及中三學生,了解他們於上一個學年面對不同校園關鍵時段的壓力、新學期的情緒狀況及應對方法及抗逆力的關係。
結果顯示,32.6%學生對整體校園生活感到頗大壓力或非常大壓力,學生五大校園壓力事件包括應付校內考試(54.6%)、派發考試成績(53.8%)、 派發測驗成績(44.2%)、應付校內測驗(39.5%)及長假期結束後的復課適應 (29.1%)。
38.1%受訪學生表示,在剛進入新學期時,會出現緊張、憂慮、 煩悶、焦躁或挫敗的負面情緒。51.1%受訪學生表示遇到負面情緒時選擇不會告知他人,願意向別人表達的受訪學生則有48.9%,其校園生活壓力則相對較低。
調查亦利用「簡明復原力量表」(Brief Resilience Scale)量度學生的抗逆力, 其中近29.6%受訪學生抗逆力屬低,約12%受訪學生抗逆力屬高,其餘則屬中等。結果顯示高抗逆力的學生,其校園生活壓力則相對較低, 反映提升抗逆力對學生面對壓力有正面幫助。
保良局青少年事務部服務經理李德威建議學校、老師及家長, 宜多主動關注學生情緒及表現。可於各個關鍵時段前提供「熱身操」,例學生心、身、腦有足夠的熱身和準備。「例如如同學們在各關鍵時段一至兩星期前開始『熱身』,與朋輩互相關懷,家長可與子女安排共同休閒時間進行紓緩活動,教師及社工可致電關顧學生的情緒行為狀態,以作及早識別和介入。」
保良局學生輔導及支援服務註冊社工陳安琪稱,調查發現願意向別人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其抗逆力水平會較高。她鼓勵同學除了多聆聽及留意身邊朋輩的情緒訊號外,亦可主動向朋輩、師長、家人表達自己心聲, 互相支援。
保良局獲中國銀行(香港)贊助,與7間中學合作展開為期一年的「Y Plus+精神及情緒健康入校支援先導計劃」,讓超過1,500名中二、中三學生和250名家長及教師受惠。保良局新學年將持續推廣精神及情緒健康,為學生、家長及教師提供相關支援服務。@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