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僅1,100萬光年的鄰近星系中,發現一個前所未見的神秘天體。它的能量比幾乎所有已知超新星還強,卻只能通過毫米波段顯現,光學與X射線均無法觀測,被科學界形容為「史無前例」。

這個天體被命名為「Punctum」,在拉丁文中意為「點」。該發現由智利迪亞哥波塔萊斯大學天體物理研究所的Elena Shablovinskaia領導團隊完成,利用位於智利阿塔卡馬高原的ALMA(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次毫米波陣列)意外捕捉到訊號。

研究論文已發表在《天文與天體物理學》(Astronomy & Astrophysics)期刊。

根據團隊測算,Punctum的亮度比磁星高出一萬至十萬倍,約為微類星體的一百倍,甚至比幾乎所有超新星都強10至100倍,在已知恆星相關的能量源中,僅有蟹狀星雲能與之相比。它位於活躍星系NGC 4945中心附近,但規模緊湊,卻擁有高度有序的磁場。科學家推測其輻射主要來自「同步輻射」——高速帶電粒子在磁場線上旋轉並釋放電磁波。

然而,這一解釋仍存在矛盾。磁星與脈衝星在毫米波段的亮度通常遠低於Punctum;而典型超新星殘骸如蟹狀星雲體積龐大,與Punctum緊湊的特徵並不吻合。Shablovinskaia在接受Space.com採訪時直言,「目前它完全跳脫既有分類,無法被歸入任何已知類別。」

Punctum距離地球僅1,100萬光年,幾乎算是銀河系近鄰,但它無法在光學或X射線下被觀測到,只能通過毫米波段顯現。這種「近在眼前卻看不見」的特性,更凸顯其神秘。

Punctum的亮度在2023年的多次觀測中始終穩定,顯示它並非短暫閃焰或暫態事件。若非其偏振特徵異常強烈,這一訊號很可能在NGC 4945的明亮核心背景下被忽略。

科學家認為,未來更深入的ALMA觀測將有助揭示其本質。JWST(韋伯太空望遠鏡)若能在紅外波段找到對應訊號,也可能解答它是否僅由同步輻射構成,或涉及塵埃與譜線發射。

「無論結果如何,Punctum告訴我們,在毫米波天空中,仍有大量未知等待探索。」Shablovinskaia說。#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