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研究挑戰了長期以來關於酒精和大腦健康的固有觀念,揭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發現:如果想保護大腦免受痴呆症的侵害,可能不存在安全的飲酒量。

研究人員發現,輕度至中度飲酒可以帶來認知益處的令人欣慰的觀點可能並不正確。這項研究將飲酒與患痴呆症的風險增加直接聯繫起來。

痴呆症發病率持續攀升

預測數據顯示,全球患有痴呆症的人數可能從2019年的逾5700萬激增至2050年的近1.53億。這一趨勢表明,制定有效的預防策略迫在眉睫,特別是隨著研究不斷揭示已知的可改變的痴呆症風險因素的複雜性,如酒精攝入。

本月發表在《eClinical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基於遺傳因素預測的酒精攝入量增加與當前飲酒者患痴呆症的風險增加呈正相關。

該研究結果對「任何程度的酒精攝入均能安全預防痴呆症」的觀點提出了質疑。

儘管酗酒已被確認為痴呆症的已知風險因素,但輕度至中度酒精攝入與痴呆症之間的關聯性仍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過去的研究常常存在偏見,例如「戒酒者偏見」,即不飲酒者傾向於與健康狀況或認知功能較好的飲酒者進行比較,從而導致結果出現偏差。這些分析有時沒有考慮到研究前已存在的認知能力下降或與既有健康狀況的相互作用。

塞克斯頓(Claire Sexton),阿茲海默症協會(Alzheimer’s Association)科學項目與外展部高級總監,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關於輕度至中度飲酒對健康的影響,目前仍存在一些爭議。

塞克斯頓表示,一些研究表明,「在中年及以上人群中,少量至中度飲酒與不飲酒者相比,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可能更低」。她同時表示,其它研究表明,「中度飲酒可能與不良的大腦結果相關,包括海馬體體積減小」。

先進的遺傳技術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的數據,該庫研究了近31.4萬名目前飲酒的白人英國成年人。他們利用先進的遺傳技術,特別是孟德爾隨機化(MR)方法,來減少觀察性研究中常見的偏差,以尋找輕度至中度飲酒與痴呆風險之間的直接關聯。具體而言,MR是指利用遺傳變異來探討可改變的因素是否導致不同結果,如疾病。

參與者提供了他們的飲酒習慣的訊息,研究人員通過醫院和死亡記錄跟蹤痴呆病例長達13.2年。記錄的平均酒精攝入量為每周13.6單位,近半數參與者超過了英國推薦的每周14單位的限量。

男性報告的飲酒量高於女性,平均每周20.2單位,而女性為9.5單位。有趣的是,女性遵守建議限量的比例更高(68.6%),而男性僅為34.2%。

研究人員在分析中觀察到一個J型模式,即低水平飲酒(每周11.9單位)與最低痴呆風險相關。然而,隨著飲酒量增加,風險也隨之上升,特別是在男性中,他們每周飲用16.8個單位酒精時,表現出最低的痴呆風險。

儘管這一J型曲線暗示適度飲酒具有保護作用,但該研究的基因分析揭示了一個更為微妙的現實。

飲酒的遺傳傾向

研究結果表明,攜帶與較高飲酒量相關基因的個體更容易患上痴呆症,尤其是女性。研究人員指出,這表明酒精可能在提高痴呆症風險方面發揮直接作用,尤其是在飲酒量較高的人群中。對於男性而言,酒精的風險可能被其它相關風險因素(例如吸煙)所掩蓋。

該研究得出結論,酒精攝入量與患痴呆症的風險之間存在線性關係,這與先前流行病學研究中提出的「適量飲酒具有保護作用」的結論相矛盾。

MR分析表明,這些保護性說法可能源於諸如戒酒者偏見之類的偏見,以及未被考慮的混雜因素,例如參與者的社會經濟地位。

塞克斯頓說:「本研究發現,當前飲酒量較高與當前飲酒者痴呆症發病率升高相關,且未發現『安全』的飲酒量水平。」

儘管研究人員結合了線性和非線性MR分析來強化他們的結論,但他們也承認存在侷限性。這些侷限性包括依賴於自我報告的飲酒習慣,以及英國生物樣本庫參與者的人口統計學同質性,這可能會影響研究結果對更廣泛人群的適用性。

輕度至中度飲酒與痴呆症之間的保護性關聯可能受到中度飲酒者普遍存在的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選擇,或影響飲酒模式的社會經濟因素的干擾。飲酒行為與許多生活方式因素相關,而這些因素在大多數傳統流行病學研究中無法控制。這些侷限性凸顯了酒精相關流行病學研究中混雜因素和反向因果關係帶來的挑戰。

「深遠」的影響

喬治華盛頓大學醫院(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Hospital)的認證神經學家古拉蒂(Asish Gulati)博士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大紀元時報》,酒精會顯著影響大腦健康,「尤其是在負責記憶和認知功能的區域」。

她指出,酒精的兩種關鍵成份——乙醇和乙醛——具有神經毒性,會導致大腦炎症和結構變化,尤其對海馬體造成影響。而海馬體對於記憶形成和空間導航至關重要。

她說:「研究表明,海馬體特別容易受到酒精的影響,即使適量飲酒也會導致其萎縮。此外,飲酒會導致大腦整體萎縮,破壞白質的完整性,從而影響大腦功能。」

古拉蒂指出,長期飲酒與多種認知障礙相關,包括學習困難、記憶回想障礙及執行功能障礙。

她說:「酒精對大腦健康的負面影響深遠,這凸顯了適度飲酒、戒酒以及認識其潛在後果的重要性。」

大腦恢復

古拉蒂警告,大腦從酒精引起的損傷中恢復的能力有限,尤其是在長期大量飲酒之後。

她表示,對神經元和關鍵大腦結構的損傷,尤其是那些與記憶等認知功能相關的結構,往往是永久性的。古拉蒂指出,大腦具有一定的神經可塑性,這使得在早期或適量飲酒後可以輕微恢復,但「長期接觸會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

然而,停止飲酒並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促進康復。

根據古拉蒂的說法,神經發生,即新神經元的形成,尤其是在海馬體中,可以導致認知功能的改善。 她說:「雖然完全康復並非可能,但改變生活方式和戒酒可以帶來顯著的益處。」

古拉蒂表示:「本研究發現,任何程度的酒精攝入與痴呆風險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儘管研究對象僅限於當前飲酒的英國白人,可能限制了研究結果的普適性,但結果強調,由於酒精對認知健康的潛在危害,我們必須更加謹慎地攝入任何酒精。」#

英文報道請見英文《大紀元時報》:New Study Indicates No Level of Alcohol Consumption Is Safe for Brain Health

作者簡介:George Citroner 負責報道健康與醫學相關新聞,包括癌症、傳染病與神經退化性疾病。他因一篇關於男性骨質疏鬆風險的報道,在2020年獲得了媒體骨科報道卓越獎。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