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普洱茶價格與高峰時期相比,普遍下跌80%以上。就連「普洱茶第一股」瀾滄古茶2024年也淨虧損3.08億元(人民幣,下同)。最慘的是那些收藏家們,有的虧損超過300萬元,有的潛逃,有的跳樓。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經濟低迷,百姓消費降級,普洱茶等奢侈品、非必需品首先被消減。而普洱茶自身又產能過剩、供需失衡,藏家們大量拋售,勢必引發普洱茶價格雪崩。

普洱茶價格暴跌80%以上

《南華早報》8月23日報道,雲南大益生產的軒轅系列茶餅一個標準單位(約15公斤)在2017年的售價約為7萬元,2021年飆升至近188萬元,2023年初回落至108萬元,今年6月隨著投機泡沫破裂而暴跌至38萬元。

博主「陳總說茶」近日發影片說,大益千羽孔雀普洱茶價格高峰時80萬元,現在12萬元左右,跌幅85%。「大益普洱茶」是中國最知名普洱茶品牌之一,由雲南的勐海茶廠生產。

10萬元到30萬元的普洱茶價格也普遍下跌80%以上。大益高山韻像高峰時18萬元,現在2萬3千元左右,跌幅80%。蘋果綠高峰時15萬元,現在1萬5千元左右,跌幅90%。精品孔雀高峰時25萬元,現在5萬3千元左右,跌幅80%。金色韻像高峰15萬元,現在2萬5千元左右,跌幅83%。

10萬元以下的普洱茶價格同樣暴跌。國寶貢高峰時7萬元,現在9,500元左右,跌幅85%。南山雪印高峰時6萬元,現在6千元不到,跌幅90%。23年大益7542高峰時4萬4元,現在7,200元,跌幅83%。還有很多其它品種,幾乎全線跌幅85%以上,價值損失超千億。

普洱茶藏家們「有潛逃有跳樓」

作為全國普洱茶流通的「晴雨表」,廣東芳村茶葉市場的境況尤為典型。茶周刊全媒體記者8月22日發文稱,常年紮根芳村的廣東省茶葉收藏與鑑賞協會執行秘書長何維珍說,「這些年,市場關店率大約30%。」

具體到普洱茶的商家,關店商家高達九成。博主「大眼-來找茶」近期實地探訪芳村市場時發影片說,芳村曾是全球最大的普洱茶交易市場,曾經一鋪難求,一個商舖轉讓費高達500萬,現在白送都沒人要。我以前在這有七八個檔口,現在整個茶城90%都空掉了,整個檔口都搬空了。

普洱茶市場掀關門潮,昔日揮金如土的藏家們,如今正忙著清點抵押品。《南華早報》上述報道稱,根據東莞茶商協會統計,2025年上半年,東莞有623家茶葉實體店註銷,6.8萬名個體藏家徹底清倉離場,相當於巔峰時期藏家總數的七成。

李姓收藏家的經歷超級慘。2018年他抵押了兩個物業,以每餅8萬元的價格購入50餅「軒轅號」普洱茶,憧憬發大財。但2025年同款茶餅市價跌至1.2萬元,等同於虧損了340萬元。現在他不僅耗盡積蓄支付每月4萬元的貸款利息,還背負逾700萬的債務。

李姓藏家絕望地說,「倉庫催繳保管費,銀行催還貸款,當初一起囤茶的兄弟要麼潛逃要麼跳樓,我算是撐到最後的。」

瀾滄古茶淨虧損3個億

普洱茶價格暴跌引發「普洱茶第一股」瀾滄古茶上市後第二年就淨虧損3.08億元。

瀾滄古茶8月8日發布的上半年業績預告稱,預計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6個月(報告期)內,營收約為1.17億元至1.2億元,同比下降38.5%至40.0%,淨虧損2,800萬元至3,200萬元。

在年報「難產」3個月後,7月1日瀾滄古茶終於交出了2024年的成績單:營收3.61億元,同比下滑31.5%,歸屬股東淨虧損3.08億元。

公司財報將2024年虧損原因歸結為:市場復甦緩慢,電商直播衝擊,白牌產品搶佔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2023年12月22日,瀾滄古茶登陸港交所,成為近年來唯一成功IPO的茶葉企業,但2024年業績隨即雪崩。

消費降級和供需失衡 引發普洱茶價格雪崩

中國經濟低迷,百姓消費降級,而普洱茶自身又產能過剩、供需失衡,藏家們大量拋售,勢必引發普洱茶價格雪崩。

陸媒《證券之星》指,東莞曾因普洱茶收藏創下多項紀錄,巔峰時期30萬噸的藏茶量,按357克標準餅計算相當於8.4億餅,庫存價值達到1,000億元,超過雲南全年茶葉總產值的2/3。

博主「茶人墨墨」也認同上述觀點。他日前發影片說,東莞民間私人藏茶40萬噸,現在茶商不生產,我們30年都喝不完。

博主「大眼-來找茶」在上述影片中說,普洱茶是產能過剩的時代,雲南不生產普洱茶,就芳村這個地方商家囤積的普洱茶夠中國人喝十輩子的。

《南華早報》報道,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人文社科學院副院長趙曉斌說,樓價還在探底,更遑論茶葉、葡萄酒和藝術品收藏等非必需品了。普洱茶市場正在進入寒冬,信心下滑加速了資本外流。

茶葉經銷商譚同說,廣東很多富有的工廠老闆和商人都囤積大量茶葉,但這股茶葉熱潮現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降溫。我們甚至看到了廢棄倉庫的現象,收藏家和投機者不支付倉儲費,因為貸款飆升而潛逃,倉庫所有者不得不拍賣這些茶葉,有些價格甚至還不到市場價的1/3。

博主「有法社會」周日(24日)發文分析,當曾拍出百萬天價的「古樹普洱」在二手市場無人問津,當茶商倉庫裏堆積的「年份白茶」按成本價速賣仍無人問津,當「天價茶」從商務禮品清單上徹底消失——這個曾被資本捧上神壇的行業,正經歷一場殘酷的價值崩塌。

從「一片茶葉一克金」到「倉庫堆成山,賤賣沒人要」,茶葉的身價暴跌成為必然,文章認為,這是泡沫破裂、消費覺醒、政策清算與行業困局共同作用的必然結果。#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