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指揮官8月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北約正加快部署行動,提升海底電纜的監控與安全防護能力,以震懾中共、俄羅斯及其它勢力的破壞威脅。他指出,北約在波羅的海部署的巡邏與監控艦隊已有效遏制「灰色地帶行動」的攻擊。

北約海軍指揮部公共事務主管亞伯拉罕森(Arlo Abrahamson)指揮官告訴《日經評論》:「我們需要持續部署部隊在場,將(外國勢力)對關鍵海底基礎設施的破壞降至最低,並發揮威懾作用。」

北約於今年1月啟動「波羅的海哨兵」(Baltic Sentry)任務,在波羅的海部署巡邏機、戰艦、海軍無人機及先進監控系統。指揮官說,自1月以來,波羅的海海底電纜未發生任何惡意破壞事件。

隨著歐盟今年2月公布《電纜安全行動計劃》,以加強海底電纜的防護與維修能力,北約表示將繼續進行相關任務。亞伯拉罕森談到,「北約具備足夠資源長期監控海底電纜,並通過與盟國協作的集體防禦機制,使北約在應對安全威脅時更具優勢。」

隨著全球資料與通訊高度依賴海底電纜,歐洲、日本和美國對其安全越加重視,而人工智能帶動的新設施需求,也使保護任務變得更為迫切。

去年聖誕節,俄羅斯油輪「鷹S號」(Eagle S)在芬蘭灣拖錨約90公里,造成一條電力電纜及四條電訊電纜受損。

去年底,中國貨船「伊鵬3號」(Yi Peng 3)也在同一海域多次拖錨,導致海底電纜斷裂。中俄雙方均否認蓄意破壞。

中國戰略風險研究院(CSRI)執行董事葉(Andrew Yeh)指出,這些事件顯示海底電纜容易受到「灰色地帶行動」影響,例如:軍事恫嚇、封鎖、網絡攻擊及其它非武裝手段,且肇事者很可能涉及中共和俄羅斯政府。

葉表示:「中國(中共)已證明它在台灣海峽擅長進行灰色地帶行動。鑑於中方與俄羅斯的戰略結盟日益加深,包括對俄烏戰爭的支持,我們必須同等重視來自中俄的威脅。」

牛津大學副教授戈維拉(Kristi Govella)表示,疑似中國船隻切斷電纜的事件已在歐洲和印太地區發生,日本對此高度警覺,並與歐盟展開合作加強海底電纜安全。

戈維拉強調,電纜韌性建設應涵蓋從開發到修復的全生命周期,但目前電纜的修復作業仍需依賴中國船隻。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則在本月發布了一項規定,禁止在連接美國的海底電纜中使用中國零件。

(本文參考了《日經亞洲》的報道)#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