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肥白的黃根源形容自己在社運圈中只是「工兵」,抬抬托托,搬鐵馬,2011年上水菜園村因高鐵工程被逼遷,「政府這樣對那些村民很不妥」,他的初衷就是心頭紮上的這根刺。總結過去的社運參與,他稱感到「輸突咗」。
28.10.2017,寫了沒有寄出的致獄中書簡:
「根源: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只知道認罪,還是認罪。東北十三子被政治重判罪案件,只有你的資料最最匱乏,連Facebook一頁半頁都沒有,那「再香菇再藍瘦,我就掃跛你的腳。」也不知是否真是你的。也不能像邵家臻立法會議員就着你的名字根源之美大造文章。「黃」固然是黃帝子孫,黃河中國文化濫觴,根本源頭。那和「愛華」、「國寶」也沒多大分別。你現在才24歲,這麼這樣年輕。06.06.2014反東北違立法會指令就被判監三星期,比較葉寶琳判兩星期,張漢賢判壹星期更重。可見在法官眼中你是死不悔改硬頸份子,也最出眾,所以罰得更重。在東北衝立法會被判罪十三子中,只有你一直認罪,其他12人不論背景豪情差異一律入獄13個月。先友吳仲賢在中國大陸被捕,供認了一份香港活躍社運人士支持中國民運者名單,被釋放回港。劉山青隨後回中國支援民運被判監10年不肯認罪。「再想哭再難受,就打瘸你的腳。」你在獄中叼念:「不讓政治犯孤單。」「我們點一盞燈。」
平淡人生,不懂高牆,也不識鷄蛋。參與社運,只為了一份良知;坦然承認自己只是基層,做快餐店兼職,生活圈子有一班對新聞不聞不問的同事。一次衝擊立法會而背上的官司,糾纏了他其後人生的六分之一時間,更因此在監獄度過101日。他說當年入獄的首星期,是10號風球的前夕,最難耐監獄的翳熱。
黃根源笑說不喜歡受訪,「貫徹低調路線就好」。走上最熾熱的前線,卻沒吸引鎂光燈,......付出和犧牲沒被記住,他看得很開,「又怪不得媒體不關注」,反正港人「對坐幾年(監牢)的人都不關心,怎會關心你一個進去坐一陣的人」。面對鏡頭,目光被快門捕捉,他顯得茫然。去年10月在高院上訴敗訴,離開時一夥人於高院門口拍照,只有他靜靜站在角落,直至黃浩銘回頭,跟他說「一齊落去影相啦」。」
幸好明報記者周芷晴28.03.2019訪問了黃根源,才知道他一點一滴心路歷程。
「有感2016年後越來越多政治檢控,黃根源從參與社運的高峰跌落,「變回一個普通人」,現時僅會「碌一碌facebook看新聞,畀個Like或者分享」。這些年來,他不敢投身全職工作,預想有天要重返監獄。他說後來才意識到,參與社運的風險有可能超出承受。「以往走出來,是因為有希望,但現在不會再去遊行集會」,這種無力感可能也是很多人的心聲,但他更感灰心,「都灰在我沒有這個能力,做不到進一步」。
又是多少香港熱血青少年的傷心懷抱,寸寸成灰。
「寧化飛灰,不作浮塵。」做不到進一步,就把初衷埋在內心深處。共勉之。◇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