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期通過《穩定幣法案》(GENIUS Act,也稱《天才法案》),推動美元掛鈎穩定幣制度化,強化美元在數碼金融中的主導地位。與此同時,路透社報道指,中共對此倍感壓力,將考慮允許使用與人民幣掛鈎穩定幣。然而,多名專家直言,北京的資本管制與市場信任赤字將使這條道路步履維艱。

應對美元新挑戰 中共擬推人民幣穩定幣

美國總統特朗普7月簽署了《穩定幣法案》,首次為「美元穩定幣」提供明確監管架構,這是首部針對與美元掛鈎加密貨幣的重大立法。對此,北京正尋求新的對策。

路透社8月20日引述多名知情人士報道,中共國務院將於本月稍晚審議並可能批准一份新的人民幣國際化方案,其中包括首次允許發行「人民幣支撐的穩定幣」。

報道說,此計劃將設定人民幣在全球的使用目標,並分配央行等監管機構的職責,還會納入風險防控指引。

中共高層預計在8月底舉行會議,並可能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SCO)峰會場邊,與它國討論跨境支付合作。

但是,一旦跨境支付可透過美元穩定幣快速實現,企業與個人可能繞過監管。

「淨園財經」博主王至清向《大紀元》表示,中國民間資本若大量以穩定幣形式翻牆出入,當局無法進行監控、限制,「這將危及中共政權」。

目前人民幣的國際化進展遠落後於北京目標。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數據顯示,2025年6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市場的佔比僅2.88%,為兩年新低;相比之下,美元佔比達 47.19%。這意味著人民幣要憑藉穩定幣追趕美元,仍面臨艱鉅挑戰。

美元穩定幣兩大優勢 或開啓一波美元強勢時代

美國將推出的「美元穩定幣」,旨在維持美元的穩定價值,因其背後有真實美元或等值安全資產作為準備金。這類數字代幣經銀行發行並由聯邦監管支持,被視為具備可信錨定與制度保障。

2025年7月18日,白宮東廳,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簽署《穩定幣法案》(GENIUS Act,也稱《天才法案》)後,與聯邦眾議院議長約翰遜(Mike Johnson)共同舉起法案文本,慶祝立法通過。(Win McNamee/Getty Images)
2025年7月18日,白宮東廳,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簽署《穩定幣法案》(GENIUS Act,也稱《天才法案》)後,與聯邦眾議院議長約翰遜(Mike Johnson)共同舉起法案文本,慶祝立法通過。(Win McNamee/Getty Images)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報告分析,若銀行能保證1:1贖回,其在「功能上等同現金等價物」,且被國際會計準則納入認可範疇,代表美元穩定幣將與傳統金融資產站上同一舞台。

市場估計,未來三年新增的美元穩定幣供給可能達1.75兆美元。《外交政策》報道,若成真,這波擴張的後果將遠遠超出美國邊界——尤其是對中國。

報道引述了美元穩定幣的兩大優勢:其一是美元的全球流動性,其二是區塊鏈技術帶來的安全性與化名性。這種「可無限細分、可編程」的美元,某種程度上類似於「數字黃金」。它允許資金自由流通於全球電子錢包之間,即使中共政府也難以完全監測或封鎖。

京東研究團隊更預測,銀行發行的美元穩定幣可能迅速推高使用量,並進一步鞏固美元在全球貿易的主導地位。中共官媒《中國日報》也承認,美元穩定幣的普及將增加對美國國債的需求,降低美國利率,並強化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

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樊家忠對《大紀元》表示,「美元本是全球核心貨幣,美元穩定幣料將帶來大量需求。」像花旗等大型銀行都計劃發行穩定幣,未來網絡轉賬可透過穩定幣進行,速度快、成本低,需求會更多。

他認為,這可能「開啟另一波美元的強勢時代」。

美元穩定幣威脅中共金融操控體系

對於北京來說,CFR報告推測,中國最先接受美元穩定幣的可能是出口導向企業,因其能顯著降低跨境交易成本。隨著時間推進,美元穩定幣甚至可能滲透至日常支付,逐步取代人民幣。

但是,報告分析,北京統治結構的一大支柱,是所謂的「金融操控」體系:透過嚴格的資本管制,將人民資金封鎖在境內,並引導至國有銀行。

這套機制不僅維持國家金融穩定,也藉由「選擇性提供低廉成本的資金」,以確保精英階層對黨的忠誠。一旦美元穩定幣大規模流通,這套安排可能失效。

而中國企業與個人,如果透過美元穩定幣自由進行跨境支付與資本外流,削弱了北京對資金的控制力。

因此,這對中共來說,是一個「關乎生存」的威脅。

香港做試點:實行《穩定幣條例》但信心不足

路透社說,北京正在利用香港的高度市場化與國際接軌特性,在探索人民幣穩定幣的可行性。

香港立法會已於5月通過《穩定幣條例》,並於8月1日生效,條例接受金管局監管與審計,允許港元與離岸人民幣(CNH)穩定幣合法發行。

報道稱,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等國有大行的香港分行可能成為發行人,並以「點心債」等離岸資產作為儲備,這有助擴大離岸人民幣資產池。

上海則正在建設數碼人民幣的國際營運中心,並將與香港一同成為人民幣穩定幣的優先落地城市。

報道提到,中共領導人仍對上次人民幣的重大國際化措施心有餘悸。2015年中共央行轉採「市場化」機制制定人民幣中間價,結果一次性貶值引發大量拋售,央行被迫動用近一兆美元外匯儲備干預才止住本幣跌勢,之後中共加強了資本管制,這至今仍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主要障礙。

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王國臣向《大紀元》表示:關於人民幣穩定幣的風聲,「截至目前都還沒有官方證實」。

他認為,這多半來自金融機構和富豪為了資本轉移而刻意營造氛圍,因「與北京當局資本管制政策相衝突」。

中國學界業界支持穩定幣vs 數碼人民幣的困境

中國的學界與企業界,正在加強倡議發行人民幣支持的穩定幣,以主動對沖美元穩定幣影響的動能。京東與阿里巴巴關聯企業螞蟻集團已投入資源研究發行與港幣錨定的穩定幣。

中國銀行前副行長王永利公開呼籲政府考慮推出離岸人民幣穩定幣,以奪回其在加密資產與數碼支付領域昔日的領先地位。《外交政策》指,這些提案都沒被政府噤聲。

中共自2020年起大力推動央行數碼貨幣,即所謂的「數碼人民幣」(e-CNY),並於2021年展開試點,同時禁止加密貨幣交易和挖礦活動。

然而多年來,數碼人民幣使用情況仍乏善可陳,缺乏廣泛採用。

標普全球(S&P Global)分析,數碼人民幣難以挑戰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的市場優勢,反而可能侵蝕銀行利潤。由於缺乏明確商業誘因,多數銀行僅將其視為「合規義務」。民眾更是在政府發放「數碼紅包」的活動中才會短暫使用,缺乏持續動力。

此外,相較之下,「穩定幣保障使用者的私隱。」王國臣表示,央行數碼貨幣是由央行發行,可追蹤個人金流。

他推測,美元穩定幣式操作將成趨勢,既可達到數碼經濟和貨幣的交易效率,同時又保障了使用者私隱。「未來可能各國的貨幣穩定幣會取代央行數碼貨幣。」

人民幣穩定幣模式下 金錢將成社會控制工具

《外交政策》專欄作家劉宗媛分析,若北京真推人民幣穩定幣,可能設計為「完全可追溯」,並結合實名制、人臉辨識,具備「到期日」、「用途限制」、「地理圍欄」等可編程功能。

「此舉將使貨幣成為政策工具,例如限定補貼只能用於特定場景,或限制離岸流通範圍。」

同時身為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研究員的劉宗媛表示,早期的加密貨幣試圖瓦解權威、去中心化,北京關注的並非去中心化,而是「以程序碼精細化國家控制」。

「在這個模式下,金錢不僅是交換媒介;它也成為落實政策與行使社會控制的工具。」劉宗媛明言。

美國透過銀行發行與監管落實美元穩定幣,迅速鞏固了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的主導地位。與此相比,中共即使考慮人民幣穩定幣,也必須面對嚴格資本管制、政策透明度不足、信任缺口等結構性挑戰。

樊家忠指出,北京若允許發行人民幣穩定幣,必會謹慎推進,但不解決結構性問題,人民幣難憑穩定幣實現真正的國際化。

在美元穩定幣已加速制度化之際,中共推人民幣穩定幣的傳言雖不斷,但前景依舊充滿不確定性。#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