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作為歐洲經濟強國,其工業發展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根據最新數據,汽車和機械製造業就業崗位大幅減少,整體工業就業人數持續下滑。
德國工業從業人數整體下滑 汽車業崗位銳減
在經濟衰退中,德國工業界正在流失越來越多的就業崗位。根據諮詢公司安永(EY)的一項分析,德國汽車行業在過去一年內淨減少約5.15萬個就業崗位,相當於近7%的勞動力流失。
截至6月30日,德國整體工業就業人數為542萬人,比一年前減少2.1%,即約11.4萬個崗位。自2019年新冠疫情前以來,工業就業人數已縮減約24.5萬個,降幅達4.3%。
與此同時,今年第二季度德國工業銷售額下降了2.1%,這是連續第八次下滑。汽車行業因銷售低迷、來自中國的競爭以及向電動汽車的轉型而苦苦掙扎,銷售額下降了1.6%。
多家德國汽車巨頭已啟動節約計劃:平治、大眾以及供應商Bosch、大陸和采埃孚均宣布裁員。保時捷計劃大幅關閉其電池子公司Cellforce。安永數據顯示,德國機械製造業在一年內流失約1.7萬個崗位,金屬製造業減少1.2萬個,而化工和製藥行業就業損失較少。
這一危機引發了對德國「去工業化」的辯論。儘管從2014年至2024年底,工業就業人數增長3.5%(增加18.5萬人),但當前趨勢顯示,汽車和機械業招聘年輕人才顯著減少。年輕工程師的就業市場趨緊,德國可能迎來高校畢業生失業率上升的時期。
德國一直引以為傲的機械製造業同樣岌岌可危。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在未來三年內,該行業約20%的崗位可能消失,主要原因是新貿易關稅抬高出口成本,以及市場份額受威脅。機械製造業作為德國出口支柱,正承受全球貿易摩擦的衝擊。企業警告,如果不採取措施,大規模裁員不可避免。
中共操縱匯率加速德國去工業化
分析人士指出,德國工業困境的根源不止於內部問題,也在於外在壓力。中共通過人為壓低人民幣匯率,製造不公平競爭優勢,導致歐洲產品相對昂貴,就是重要原因之一。
中共央行(PBoC)通過匯率籃子管理和隱藏的外匯儲備,系統性壓低人民幣價值。儘管歐元區對華貿易逆差持續擴大,但自2020年以來,人民幣對歐元匯率幾乎未變,導致歐元實際升值超過40%。
美國經濟研究公司榮鼎諮詢的一項長期研究證實,中國對美元和日圓也採取類似操縱策略,以維持出口價格低廉。這種政策結合過剩產能和補貼,形成「中國衝擊2.0」,促使德國企業被迫減員、降低成本或外遷生產。
著名國際金融流動專家布拉德‧塞瑟(Brad Setser)在其分析中多次指出,中共正在利用這些隱藏的資源組建「中國團隊」,這實際上實現了貨幣和匯率權力的全面鞏固。這使得中國能夠規避國際社會對其外匯市場干預程度的直接審查,並更有效地保護人民幣免受升值壓力。
儘管中共官方宣稱匯率市場化,但實際波動範圍狹窄,干預頻繁。這與北京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相悖,卻強化了其工業主導地位。德國和歐盟需將壓低匯率視為間接補貼,並通過貿易工具予以應對,否則去工業化將進一步加劇。
德國工業就業下滑凸顯其結構性問題。短期內,企業需加速創新和轉型;長期來看,歐盟應加強貿易保護,推動公平匯率機制。否則,更多崗位流失將影響社會穩定和經濟增長。#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