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密歇根州8月份的「北方打擊」(Northern Strike)年度軍演近日落幕,美媒報道,其中有超過500名來自台灣的士兵參與。引發高度關注。
戰略專家認為,美國主動曝光台灣士兵參與「北方打擊」軍演,是為了擊破台灣的「疑美論」。尤其美軍手把手「多領域作戰」的訓練,讓台灣獲得寶貴的實戰經驗,能有效震懾中共,讓北京不敢輕舉妄動。
美國主動披露協訓台士兵 分析:打擊疑美論
據美國國防部發行的《星條旗報》(Stars and Stripes)報道,此次「北方打擊」動員7,500名美軍官兵參與,有超過500名來自台灣的士兵參與其中。
台灣至少自2021年便低調派員參加「北方打擊」軍演。這次美國首度公開台軍參與人數,也是歷年來人數最多的一次。
對於美媒稱超過500名台軍士兵參加了美軍「北方打擊」演習,中共國務院台辦發言人朱鳳蓮27日強調,堅決反對美國與中國台灣地區開展任何形式的軍事聯繫。中共駐華府大使館劉鵬宇也提出抗議。
針對美國此次主動公開台灣官兵參與軍演,德國之聲報道說,依照美國長期政策,五角大樓一般不會公開談到台灣參與美國演習,通常是為了避免中共反彈。
《南華早報》周日(8月24日)則指,這樣不尋常的高調,目的不只是為了震懾北京,同時也是要對抗台灣內部在特朗普第二次任內日益升高的對美不信任情緒。分析指,隨著台灣內部對特朗普政府的不信任逐漸加劇,美方公布此事,能展現出美國「跟台灣站在一起」。
此前,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的報告說,特朗普政府對台灣施加20%的暫時關稅,加上外界質疑美方施壓台積電在美國增加投資,這些事件削弱了台灣對美國的好感度。
今年4月,美智庫公布台灣人對美信任度下降,對美國負面觀感的台灣人從去年的24.2%,上升到40.5%。把美國視為不可靠盟友的人,則比前一年增加了13.9%。
對此,台灣政戰學院前院長余宗基對《大紀元》表示,這次是美國對台灣安全承諾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他從不認為特朗普總統對台海危機會袖手旁觀,包括拜登總統任內都曾五度公開表示,如果台海發生戰爭,不排除動用武力保護台灣。
「原因就是台灣的地緣戰略的重要性,還有晶片製造,還有對全球經濟的重大的影響等等。雖然特朗普總統在俄烏戰爭的戰略上,讓大家感覺美國不願意直接介入,主要是烏克蘭對美國是次要的國家利益,但台灣卻關係著美國重要的國家利益。」余宗基說。
淡江戰略所助理教授林穎佑對《大紀元》表示,美國這次主動地披露,證實現在台美之間的合作不是只有單純的觀察員或學術交流,還有互動性很高的軍事演訓合作,特別在人員訓練的數量上有增加的趨勢。
美軍提供實戰經驗給台軍方 震懾中共
據《星條旗報》報道,這場在密歇根州五大湖區舉行的年度演習,今年首次將作戰模擬場景從歐洲轉向印太地區,凸顯美國對印太區域潛在衝突的高度關注。
報道中還談到,近期美方陸續公布台灣軍官赴美交流的消息,例如空軍司令部飛訓部指揮官吳佳興今年6月曾前往阿拉斯加觀摩;去年則有一批台灣陸軍官兵到奧克拉荷馬州,參與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又稱海馬)訓練。
台灣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對《南華早報》說,「美國透過像『北方打擊』這樣的演習,包括北約盟國和國民警衛隊,擴大陸軍訓練,有助於台灣軍隊獲得實戰經驗。」
蘇紫雲認為,這象徵台北跟華盛頓政治的互信,未來這個互信還會持續地增加。
余宗基則指出,這一次美國密歇根的國民兵部隊協助訓練台灣的後備部隊,把最新的城鎮戰、無人機3度空間作戰,這一些非常重要的實戰經驗「手把手」地提供台灣軍方,強化台灣的後備作戰能力,這其中的意義非凡。
「密歇根是位於五大湖中心的一個州,五大湖相當於海洋一樣的寬闊,也就很類似台灣四面環海這樣的一種作戰環境。今年也特別演練,如何以浮動碼頭這樣一個慨念來進行運補,協助台灣萬一真面臨中共武力進犯封鎖的狀況下,能夠確保能源、燃料、彈藥、糧食、醫藥等的後勤運補不被中斷。」余宗基說。
日本《產經新聞》8月24日報道,五角大樓正研擬在日本成立新的「多領域指揮部」,整合陸、海、空、太空與網絡等作戰能力,強化駐日美軍應對中共印太威脅的能力,有效嚇阻中共日益升高的軍事挑釁。這也是美國陸軍積極推動現代化的一環。
余宗基認為,這一次美國的刻意曝光,也凸顯美國正在協助台灣地面部隊具有「多領域作戰」(Multi-domain Operations)這樣一個經驗。
而台灣本島沒有條件去練習這種跨領域、多領域的作戰模式。他說,現在美國「手把手」協助訓練,可以讓台灣的後備戰力大幅地提升國際化。這對中共而言,會傳遞一個非常強的嚇阻訊號,讓北京不敢輕舉妄動發動戰爭。
值得一提的是,密歇根國民兵今年8月初曾指出,中共一直在關注該州的演習狀況,2023年更曾有5名在密歇根大學讀書的中國公民被發現在午夜到軍事基地拍照。
台灣軍事預算創新高 AIT促美台防衛合作
台灣行政院日前通過2026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軍事支出創下歷史新高,達9,495億新台幣(311億美元),佔台灣生產總值(GDP)3.32%。
BBC分析,台灣此舉旨在回應美國的壓力,儘管這次未必能讓美方「完全滿意」,但至少能暫時交代,未來必然還要加碼。
值得關注的是,路透社報道說,美國政府注意到,目前由在野黨國民黨、民眾黨掌控的立法院今年稍早通過相關預算,此舉可能衝擊軍事支出。
有3位在台知情人士證實,美國政府人士與國會議員到台灣訪問時持續敦促台灣在野黨不要阻擋軍事支出,尤其是預計今年稍後向立法院提出的防禦特別預算。今年3月,美國共和黨參議員蘇利文(Dan Sullivan)針對台灣立法院刪減軍事預算也表達疑慮,點名國民黨(KMT)「玩危險遊戲」。
而就在周一(8月25日)深夜,美國在台協會(AIT)罕見地在Facebook連發兩則帖文,一則是AIT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與台灣防長顧立雄會面;另一則則是AIT官員與國民黨5位委員會談,討論美台防衛合作。
對於AIT這次主動邀請國民黨立委舉行座談,余宗基認為,特朗普總統已經非常明確地要求台灣必須增加軍事經費支出。谷立言非常清楚台灣若要通過明年度軍事預算佔GDP3.32%,一定要有國民黨委員的合作。因為立法院藍白政黨是多數黨,現在由美國出面來確保國民黨委員不要再阻擋。
「這不僅僅是執政黨民進黨的政策主張,也是美國對於台灣軍事支出創下歷史新高的一個非常嚴肅的要求。」余宗基說。
余宗基強調,不管是民進黨或國民黨都應該要有共識,畢竟主要威脅來源是中共。#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