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最新研究(PDF)顯示,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廣泛應用正在改變美國勞動市場,特別是對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帶來了顯著衝擊。

研究人員指出,自2022年底以來,處於職涯早期(22至25歲)的年輕勞工就業率一直有所減少,在通過統計方法排除公司、時間等各項變因後,年輕勞工在最容易受到AI影響的職業別裏(如客戶服務、會計與軟件開發人員等),就業率相較其他群體下降了13%。

相比之下,同一職業中較有經驗的勞工,就業趨勢則保持穩定甚至出現增長。

研究者在報告中說,這些早期證據表明「AI革命已開始對美國勞動力市場的初級勞工造成顯著且不成比例的影響」。

整體就業仍穩健 但年輕人停滯

史丹福研究團隊使用的數據,來自美國最大人力資源管理公司ADP的就業記錄。該資料庫涵蓋了數百萬名勞工的薪資與職業訊息,為研究提供了高代表性的勞動市場樣本。

研究人員利用這些數據,分析不同職業在生成式AI普及後的就業變化,結果發現美國整體就業雖持續增長,但年輕勞工的就業增長卻在2022年底後停滯不前。

數據顯示,在最易受AI影響的職別中,2022年底至2025年7月之間年輕勞工(22至25歲)的就業率下降了約6%。同一領域中,年長勞工的就業卻增加了6%至9%。

此外,研究還強調,並非所有行業都呈現相同趨勢。在受AI影響較低的職業中,例如護理助理(nursing aides)、精神科護理助理(psychiatric aides)與居家照護助理(home health aides)等,年輕勞工的就業增長甚至快於年長群體。

自動與輔助:AI不同用途導致差異

研究指出,並非所有AI的應用都與就業下降有關。報告寫道:「特別是,在AI用於自動化工作的情況下,初級就業(entry-level employment,即入門級職位)就會有所下降;但AI若主要用於增強工作表現,則未出現相同的下降。」

換言之,若AI被設計來直接取代人力,影響最大的是初級職位;而在AI被用來提升工作效率的領域,就業率則保持穩定甚至有所增長。

研究者認為,這個結果支持了以下的論點:「自動化AI會取代勞動力,輔助型AI則不會。」

年輕人為何特別脆弱

研究指出,年輕勞工之所以特別容易受到衝擊,與AI能取代的知識類型有關。

報告解釋:「一個可能性是,由於模型的訓練過程,AI取代了形式化教育中作為核心的書本知識,也就是所謂的『編碼化知識』(codified knowledge)。然而,AI取代『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又譯為默會知識)的能力可能較弱,後者是指隨著經驗累積而來的獨特技巧與訣竅。」

換言之,由於年輕勞工主要仰賴的正是書本知識,他們在受AI影響的職業中更容易被取代;而累積多年經驗的年長勞工則相對具優勢。

研究顯示,在生成式AI尚未普及之前,包括疫情期間的失業高峰,年輕勞工的就業仍沒有出現顯著的變化。

「我們觀察到的數據模式,是從2022年底開始急劇出現,正好對應到生成式AI工具快速普及的時間點。」報告寫道。

專家警告:AI的就業衝擊尚未完全顯現

報告雖然尚未經過同行評審,但已引發外界關注。

本月稍早,高盛經濟學家布里格斯(Joseph Briggs)也表示,生成式AI帶來的變化已在美國勞動市場的數據中出現,特別是在科技業與年輕勞工群體中。

他同時指出,目前大多數公司尚未將AI廣泛應用於日常工作,這意味著AI對就業市場的真正衝擊可能尚未完全顯現。#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