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國電影行業深度虧損態勢進一步惡化,多家行業龍頭企業財報顯示業績斷崖式下滑。中國電影、博納影業、華誼兄弟等標杆企業淨虧損均達億元級別,其中國有背景公司虧損尤為怵目驚心。業內權威人士發出警告:外部資金枯竭已成為威脅行業生存的致命危機,整個行業年度總體虧損規模可能高達百億元以上。
國有電影企業虧損怵目驚心
作為電影行業的國家隊代表,中國電影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影」)在2025年上半年遭遇重創。這家隸屬於中共中央宣傳部的國有旗艦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7.1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暴跌19.1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1億元,從上年同期2.03億元的盈利狀態急轉直下,實現由盈轉虧的戲劇性逆轉。
中國電影在半年報中坦承,營收大幅下滑主要源於進口影片票房表現遠低於上年同期水平,同時公司主投主控影片的市場表現嚴重不及預期。更為嚴峻的是,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虧損5.42億元,相比上年同期暴跌6538.61%,現金流狀況急劇惡化。
與此同時,其它具有國有背景的電影製作機構同樣面臨生存危機。北京百納千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百納千成」)作為曾經的華錄集團控股企業,2025年上半年營收1.363億元,同比重挫46.43%,淨利潤虧損1,968萬元。
百納千成近年來持續深陷虧損泥潭,2023年虧損1.86億元,2024年淨虧損高達3.93億元,呈現出連續惡化的趨勢。
慈文傳媒集團這家國資主導的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儘管2025年上半年營收實現大幅增長至1.897億元,但淨利潤仍虧損2,308萬元,盈利能力依然堪憂。
該公司近年來業績表現持續低迷,在2020年、2021年、2022年的扣非淨利潤分別錄得虧損3.67億元、虧損2.35億元、418.9萬元的慘澹成績。
民營電影企業困境雪上加霜
中國民營電影公司的生存狀況同樣岌岌可危。博納影業2025年上半年扣非淨利潤虧損高達10.91億元,同比驚人擴大637.75%,一舉刷新其中報虧損歷史紀錄,甚至超越了去年全年9.73億元的虧損總額。
這家曾憑藉「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等「主旋律」影片獲得官方認可的公司,近年來推出的「長空之王」、「無名」、「爆裂點」、「傳說」等作品均未能複製昔日輝煌,票房表現平平。
自2022年A股上市後,博納影業業績急速「變臉」,2022年、2023年、2024年扣非淨利潤分別虧損1.97億元、7.43億元、9.73億元,虧損幅度逐年擴大。
華誼兄弟的財務狀況更加嚴峻。報告期內,該公司營業收入約為1.53億元,較去年同期腰斬50.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約7,443.68萬元,同比大幅惡化401.15%。
從2018年至2023年,華誼兄弟深陷持續虧損的無底深淵,累計巨虧78.43億元,截至2023年末的未彌補虧損高達41億元,財務包袱沉重。
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京文化」)的虧損規模同樣令人震驚。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歸母淨利潤虧損2.33億元,虧損同比暴增610.29%。
從2019年至今,北京文化已連續虧損六年,累計虧損高達37億元。這與該公司曾參與出品「戰狼2」、「你好,李煥英」、「流浪地球」等現象級爆款影片的輝煌時期形成強烈反差。
全行業表現集體失速
整個行業的統計數據更加直觀地揭示了問題的嚴重程度。根據權威統計,2024年9月發布的17家A股和4家港股電影和劇集相關上市公司上半年財報顯示,超過半數公司出現業績顯著下滑。17家A股上市公司中,營收實現正增長的僅有4家。
統計顯示,20餘家主要行業參與者中,僅有上海電影、歡瑞世紀等少數幾家公司2024年上半年實現盈利,但即使是表現相對較好的上海電影,2025年上半年淨利潤也同比下降22.18%,而歡瑞世紀今年上半年更是虧損639.38萬元。
業績持續承壓也直接導致了股東信心的嚴重動搖。博納影業多位股東開啟了「減持潮」,中信證券投資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西藏和合投資管理合夥企業等紛紛拋售股份。北京文化第二大股東青島海發產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也計劃減持不超過3%的股份,資本市場信心明顯不足。
外部資金枯竭敲響警鐘
面對行業的嚴峻形勢,業內權威人士發出了更為憂慮的預警聲音。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在第2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論壇上語出驚人:「每年電影行業產生的整體虧損可能達到上百億,甚至一二百億,而且至少10年來整個行業都是在虧損,這種情況下社會資本的投入一定會中斷。」
王長田進一步揭示行業資金鏈危機的嚴重性,指出現在很多影片、包括一些大製作影片在拍攝過程中資金鏈就出現斷裂,只能重新融資,而這種現象可能會更加普遍和嚴重。
大麥娛樂總裁李捷也強調了外部資金對行業生存的決定性意義:「我們所有的行業的資金全部是在我們的市場內部行業在流轉,沒有大量的外部資金進入電影行業,可以這麼說是若干個電影公司用自己的錢拍電影,結算完錢再繼續投電影。」
由於中國電影市場當下有60%~70%的項目存在虧損風險,導致行業淨資金的消耗率每年下降10%~20%。李捷認為,如果沒有大量的觀影人次作為有效支撐,投資方的資金實力和投資信心將會持續受到重創,外部資金的注入也將變得越發困難。
從各大電影公司發布的半年報可以清晰看出,中國電影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無論是國有背景的中國電影、百納千成、慈文傳媒,還是民營企業博納影業、華誼兄弟、北京文化,在2025年上半年均遭遇業績重創。#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