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起的夏日清晨,我在農園裏看著一片楓葉悄然墜落,劃過空氣的曲線柔美得近乎詩意。它落在地上,不帶悲鳴,也不見抗拒。我凝視著它,心中忽然升起一個念頭——這片葉的離枝,是風的無情,樹的無心,或是葉子本身的無意?
風的無情嗎? 有人說,風只是過客,它不屬於任何一棵樹,卻常在無聲間攪動離散。如若風不吹,葉是否能再多留一刻?《紅樓夢》裏有言:「風月無情,人情更薄。」我們常怪環境不如人意,命運未曾眷顧,卻忘了,風本就無心。它不為傷人而來,也不為留情而去。
樹的無心嗎?也有人問,若樹心繫葉,為何不緊緊抓住不放?但樹與葉的緣份,本就寫在節氣裏。「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如龔自珍所言,捨得與成全,其實是一種深情的成熟。樹不語,是因它知道離去也是另一種成長;落葉歸根,何嘗不是生命的一種禮讚 !
葉子的無意嗎?或者,是葉片自己選擇了放手。世間多少執念,不都是葉子的堅持?但有一天,它懂得了雲淡風輕,那份釋然,並非逃避,而是頓悟。蘇東坡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葉子的無意,也許是接受了變化,也許是對此生的不再強求。
在我們的生命中,每一次失去,都彷彿一片葉的飄零。我們怨天、怪人,卻也常在重重心事後,終於明白:落葉不論對錯,而風、樹、葉,各擁其因。
人生難免遺憾,但若心如止水,便能在風起時,守住從容;在葉落時,看見美好。誠如《菜根譚》中所述:「心如止水,意氣自平;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所以,不必問究竟誰錯誰對,一片葉的飄零,其實是時間送給我們的寓言——懂得放下,是為了更好地擁抱。太多人汲汲營營一輩子,儘管生前擁有萬丈高樓,死後仍舊躺在不過3呎半的棺木上,任誰都一樣。
有時候換一種心情,我們也會快樂一些。靜靜過生活,心若不動,風又奈何;你若不傷,歲月無恙。老人們常說,房屋不必太寬,但心要寬;心寬則天地也寬了,寬心則能快樂地度過每一天,讓自己的生命像農園裏的樹一樣自然、健康,像田野上的花朵一樣芳香、飽滿,如此的心境,整個天地都會為我們賜福。#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