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將在周三(9月3日)舉行閱兵式,意圖展示其軍力和地緣政治影響力,並邀請多位「反西方」領導人出席。這場閱兵被視為中共進一步篡改抗日戰爭歷史,維持執政合法性的一部份。

中共稱,閱兵式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活動的一部份。然而,歷史上在中國大陸抗擊日軍的主力是國民黨(中華民國)政府,而非中共。

前《時代周刊》駐華記者、現任「戰略風險」顧問諮詢公司行政總裁石宇(Isaac Stone Fish)在社交媒體X發文指出:「中國共產黨並沒有在二戰中打敗日本。是國民黨——在美國大力支持下——打敗了日本。北京9月3日的閱兵式假裝是中共政府贏得了二戰。事實並非如此,歷史真相清晰可見。」

中共黨魁習近平於上周閉幕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上,再次宣傳其二戰歷史觀,試圖淡化美國的貢獻,反將中共和俄共塑造成抗戰的核心角色。

歐洲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分析員宋高祖(Claus Soong)接受自由歐洲電台採訪時表示,現在的中俄政府將其自身定位為反法西斯力量,「這是對世界歷史的重大篡改(重構)」。

多位反西方領導人出席 西方領導人全數缺席

中共邀請這些反西方領導人參加閱兵,意圖展示其獲得這些人的支持,並表達對美國的對抗姿態。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道,中共希望通過閱兵展示其日益增強的實力,同時也寄望突出一些受全球制裁最嚴重的國家支持它,可以「對抗西方」。

根據媒體報道,俄羅斯、緬甸、伊朗和北韓領導人將出席這次活動,鮮少出訪的緬甸軍政府首腦敏昂萊也可能參加。

西方領導人,包括美國、歐洲以及日本,甚至印度都選擇了不出席。

據《衛報》報道,歐盟成員國中只有斯洛伐克總理菲佐(Robert Fico)和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Aleksandar Vučić)作為西方國家首腦出席。

聯合國副秘書長李軍華將代表聯合國出席。

中共閱兵是武力展示 試圖向美示威

NBC報道指出,在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就貿易和關稅問題以及潛在的台灣衝突進行高風險談判之際,北京精心策劃的閱兵式被看作試圖展示軍事和外交實力。

自由歐洲電台/自由電台(RFE/RL)說,中共希望通過展示最新的軍事裝備,暗示其軍力能與美國抗衡,爭奪全球領導者地位。

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高級研究員唐安竹(Drew Thompson)直言,這就是中共計劃的一場「武力展示」。

美國退役空軍將軍霍爾特(Blaine Holt)稍早在Newsmax撰文說,中共已走到末路,而黨魁習近平正走在成為其最後一個執政者的道路上。

這位前美國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副軍事代表指出,中共為逃避民眾問責,可能採取軍事行動轉移焦點,反把美國誣衊為「真正的問題」。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二接受政治評論員、前小布殊政府官員詹寧斯(Scott Jennings)電話採訪,在被問到包括中、俄在內國家形成反美軸心問題時,他表示「完全不擔心」。

「我們有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強大的軍力。」特朗普說,「他們絕對不敢對我們動武。相信我。」過去,特朗普多次表示,他有辦法分開中俄抱團。

篡改抗日歷史 誤導國內民眾

閱兵式是中共篡改抗戰歷史、誤導國內民眾行動的一部份。《華盛頓郵報》報道,北京正試圖通過淡化美國的援助、強調俄羅斯的作用來重塑戰爭歷史。

報道說,在二戰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親中共學者、媒體和智庫淡化了美國在二戰期間對華援助的重要性,並將美國描繪為一個「過去和現在都一樣自私自利的大國」。

宋高祖指出,閱兵式以及習近平改變戰爭敘事的努力,主要針對的是中國國內觀眾和「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國家。

「中共正試圖建立一種共同紐帶。」他說,「我們將在習近平的講話中看到北京將如何篡寫歷史。」

暴露中共主宰亞太和控制台灣的野心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顧問斯科特‧甘迺迪(Scott Kennedy)告訴自由歐洲電台:他指出:「北京的軍事目標主要在地區層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主宰亞太地區和控制台灣。」

二戰期間,在中國領土上抵制日軍的主要戰鬥是國民黨政府(即中華民國)軍隊完成,而不是共產黨。抗戰結束後,國民黨軍隊在跟共產黨軍隊的戰鬥失敗後撤至台灣。

中華民國政府(台灣至今仍沿用其官方名稱)主導了戰後談判,並作為同盟國之一與日本簽署和平協議。在1945年台灣結束數十年的日本統治後,移交給當時中華民國掌權的中國。

中共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直到1949年才成立,至今尚未統治過台灣。#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