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國多家上市車企的財務報告顯示,虧損普遍加劇、業績持續下滑。其中,蔚來汽車和另外六家車企上半年合計虧損180億元,整個汽車產業的利潤率已降至近年來的低點。

蔚來汽車上半年累虧超百億

9月2日,蔚來汽車發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當季淨虧損為49.9億元(人民幣,下同),虧損額同比略有收窄。整個2025年上半年,蔚來汽車的累計淨虧損高達117.5億元,較去年同期進一步擴大。

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在財報中稱,公司要在第四季度實現盈利,面臨「巨大挑戰」。這一困境的背後,是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公司自身沉重的財務負擔。

眾泰汽車2024年僅賣14輛 復產無望

眾泰汽車近日發布的一則公告揭示了其面臨的致命困境。由於法院強制執行拆除,該公司重慶分公司名下的汽車整車T300車型總裝生產線及相關設備已被拆除,並且在一拍和二拍中均已流拍。

公告說,眾泰汽車今年已不具備T300車型的復工復產條件,這意味著其全年都將無法恢復生產,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風險」。

財務數據顯示,眾泰汽車2024年營業收入為5.58億元,同比下降23.96%;淨虧損高達10億元,虧損額同比擴大6.82%。更令人咋舌的是,2024年全年其銷量僅為14輛,同比暴跌98.74%,生產量為零。

中國多家車企業績下滑 6家車企上半年合虧近70億

上述車企的困境是整個中國汽車行業盈利能力普遍承壓的縮影。根據《第一財經》對A股和港股上市的16家乘用車企財報的梳理,上半年中國車企的業績呈現兩極分化,但虧損和盈利下滑已成為主流趨勢。

今年上半年,有6家車企虧損,包括廣汽集團、北汽藍谷、小鵬汽車、江淮汽車、眾泰汽車、海馬汽車,合計虧損額近70億元。

長安汽車、上汽集團、廣汽集團、長城汽車、北京汽車、江淮汽車、吉利汽車的盈利能力顯著下滑。其中,江淮汽車和廣汽集團的淨利潤同比降幅分別高達357%和267%。

此外,2025年1—7月,汽車行業的利潤率僅為4.6%,處於歷史次低水平。僅7月單月,行業利潤就同比下降17%,利潤率進一步降至3.5%,環比和同比均呈明顯下滑。

16家中國乘用車企上半年淨利潤總額合計超過392億元,而豐田汽車一家企業上半年約727億元的淨利潤,是16家中國車企總利潤的1.9倍。

業界人士普遍認為,這些數據深刻反映出中國汽車行業所面臨的多重挑戰:技術疊代加速、新能源汽車新勢力競爭加劇、地方補貼政策調整以及供應鏈壓力等多重因素疊加,共同將行業整體盈利能力推向歷史低點。#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