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今年以來一路上漲,融資融券餘額突破歷史新高,但近日出現暴跌,凸顯政策操控與市場風險並存。專家指出,這場繁榮更多的是政治需求下的假象,缺乏實體經濟支撐,最終散戶或將成為最大犧牲品。
A股創新高背後 政治利益考慮在推動
周一(9月8日),A股三大股指開盤漲跌互現,午後走高。至收盤,上證綜指漲0.38%,報3,826.84點;科創50指數漲0.58%,報1,275.87點;深證成指漲0.61%,報12,666.84點;創業板指跌0.84%,報2,933.25點。
據陸媒報道,中國股市融資融券餘額已突破歷史新高,達人民幣2.3兆元(約3,220億美元),推動近期股市出現罕見上漲。
然而,這與中國實體經濟的疲弱形成鮮明對比。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樊家忠向《大紀元》表示,飆漲的原因不外是貨幣寬鬆、投資管道稀少,資金湧入金融資產炒作。
一些上市公司也將資金投入股市。例如,江蘇國泰8月22日公告,擬動用不超過120億元進行理財,近18.3億元投資證券,合計超過138億元,甚至高於公司最新總市值136億元。同日,公司卻宣布終止投資16億元的鋰電解液新項目。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接受《大紀元》採訪時直指:中國股市近期快速上漲,顯然有政治力量在推動,尤其是要配合中共的「九三閱兵」以及當前的政治形勢。換句話說,實際上是政治利益的考慮在推動股市的上揚。
財經博主「徽湖」分析,中共政府正將資金從樓市導向股市。他形容這是一盤「大棋」,「東方不亮西方亮,樓市不行了搞股市」,認為普通投資者最終可能再次成為犧牲品。
九月四日暴跌與降溫訊號
然而,9月4日,中國股市出現急劇下挫。當天滬深股市大跌,半導體與科技股領跌,創業板指數單日下挫4.25%,為近半年最大跌幅。其中AI巨頭寒武紀股價盤中一度跌15.85%。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指出,中共金融管理部門正在研議一系列降溫措施,包括取消部份賣空限制和抑制投機交易,但尚未確定是否實施。
監管機構要求券商不得宣傳全天候開戶服務,並要求社交平台不得過度渲染牛市或高槓桿數據,以避免助長投機情緒。
盛寶金融(Saxo Markets)分析,如果當局出手給市場降溫,「在沒有盈利支撐的情況下,虛高的AI和科技股估值將面臨重置」。
經濟學者樊家忠也表示,「中共政府在閱兵後開始降溫,防止泡沫過度膨脹」,與政治時程高度相關。
謝田也認為,中國股市之前快速上漲的背後,實際上與「九三閱兵」等政治因素有關。
謝田解釋,政府在重大政治活動前維持股市繁榮,活動結束後便出手調控,體現出市場的政治操控特徵。
散戶借貸炒股 規模空前
在投資結構上,不僅散戶大舉進場,許多人甚至以消費貸款炒股。
路透社指出,部份投機者甚至將利率僅3%左右的消費貸款挪用到股市,而券商融資利率則在4%至5%之間。來自四川的科技業者劉姓投資者直言:「所以我當然會優先向銀行借錢。」他透露自己透過多個帳戶轉移資金。
北京35歲的江姓程序設計師則透露,她借款20萬元炒股。近期市場大幅震盪令她震驚,「許多股票漲跌達3%至5%」。她說:「如果沒有在高點獲利了結,當開始虧損時就會猶豫是否該止損。」因此,她打算降低槓桿,好讓自己「能睡得安穩」。
穆迪(Moody’s)指出,在低迷的經濟環境下,信用評等較差的借款人仍活躍於市場,導致貸方的資產風險上升。國金證券則在8月底上調了融資保證金要求,顯示金融機構亦在加強防範。
據《大紀元》早前報道,今年7月A股新開戶數達196.36萬戶,環比增長近兩成,同比增長逾七成。今年前7個月累計新開戶數高達1,456.13萬戶,較去年同期大增36.88%。
另據交易所數據,8月散戶投資者新開帳戶年增166%。此外,中共央行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居民存款餘額達130萬億元,形成巨大的潛在資金池。
專家:政策操控與結構性風險
從基本面上,中國經濟目前情況非常嚴峻,由於樓市泡沫破裂,資金流入金融市場,散戶甚至動用存款與貸款湧入,造成股市過熱。
樊家忠說,經濟基本面惡化與股市上揚的脫節,顯示這波漲勢並非源自企業獲利改善,而是政策與流動性驅動。
但是,中國股市深受政策影響,透明度不足,內線交易猖獗。樊家忠指出,中國人工智能晶片公司「寒武紀」的案例凸顯假象氾濫。該股透過宣傳製造能與輝達(NVIDIA,又稱輝達)比肩的印象,使得散戶追高,最後成為犧牲者。
路透社報道,「寒武紀」股價在8月翻倍後,9月初即重挫15%,投資者押注其股價的借貸資金超過100億元。
樊家忠表示,中共動用政府可控制的資金,甚至默許貸款炒股。
謝田進一步批評,這等於政府本身參與圈錢與「割韭菜」,而許多大股東與「白手套」正忙於套現,這些人可能是權貴,或背後操縱股市的人。這正反映出「權力與腐敗結合,在股市裏收割韭菜的問題」。
兩位受訪學者均認為,中國股市存在深層結構性問題,散戶在這樣的結構下始終是最大的犧牲者。
樊家忠表示,這種結構性問題將導致「95%的散戶最終賠錢,而真正獲利的是有內線消息的機構法人、公司高層與政策掌握者」。
中國股市:泡影之下的風險
隨著居民存款被引導入市,散戶熱情再起,融資槓桿屢創新高,中國股市的表面繁榮背後,潛藏結構性矛盾。穆迪警告貸款風險升高,而專家普遍認為,沒有實體經濟支撐的股市,終將難以持續。
謝田直言,中國股市「基本上沒有甚麼未來」,一旦更多人看清其內幕交易與權貴圈錢的本質後,股市可能在一夜之間徹底崩塌。
樊家忠則警告,當民眾甚至市井小民蜂擁入市,往往意味行情已經接近末端。「中國股市的結構性問題,決定了其繁榮只是一場虛幻的泡影。」#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