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高法院周二(9月9日)表示,將快速審理特朗普總統大規模關稅的合法性,案件已排定於11月首周舉行口頭辯論。在最高法院作出裁決前,關稅仍將繼續有效。

此案的核心爭議點在於,特朗普援引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來徵收關稅是否越權。多數下級法院認定,該法並未授權如此廣泛的徵稅權,而《憲法》明確將課稅與徵收關稅的權力交予國會,而非總統。

挑戰方包括小企業、酒類分銷商及民主黨主導的多個州。他們主張,特朗普對世界幾乎所有國家商品徵收的進口關稅,已使企業瀕臨破產。

美國法律團體「自由司法中心」(Liberty Justice Center)律師施瓦布(Jeffrey Schwab)代表了數間小企業,他表示,他有信心最高法院會認定總統在此法下並不擁有單方面徵收關稅的權力。

施瓦布說:「依據憲法,徵收關稅的權力屬於國會,而非總統一人。」

白宮方面則強調,特朗普的行動符合國會授權。白宮發言人德賽(Kush Desai)說:「事實是,特朗普總統合法地使用了國會在IEEPA中賦予的關稅權力,以應對國家緊急情況,並保護我們的國家安全與經濟。我們期待在最高法院獲得最終勝利。」

美國司法部主張,該法律的緊急條款授權總統可以「管理」進口,「涵蓋對進口商品徵收關稅或稅金的權力」。

特朗普警告,如果敗訴,美國可能不得不推翻已談妥的貿易協議,國家將「遭受巨大損失」。

被挑戰的稅項包括特朗普4月2日宣布的「解放日」關稅,該關稅對美國大部份進口商品依來源國別課徵10%至50%的稅率。

這些關稅涉及數萬億美元的國際貿易,被視為自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稅」(Smoot-Hawley levies)以來美國最大規模的進口稅上調,使平均有效關稅稅率達到16.3%,創下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水準。

特朗普強調,關稅是維護美國企業與勞工公平競爭環境的關鍵。他運用關稅,迫使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強打擊非法移民與毒品走私,並促使亞州貿易夥伴加強了對中國企業「洗產地」的審查措施。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估計,若特朗普關稅得以延續,未來十年可望使聯邦赤字減少4萬億美元。彭博經濟分析師克里斯‧甘迺迪(Chris Kennedy)指出,若關稅被推翻,美國現行有效關稅稅率將至少減半,並可能迫使政府退還數百億美元。

截至8月底,美國關稅收入已達1,59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以上。支持者認為,這些措施有助於迫使它國接受新協議;反對者則警告,關稅正在推高消費者成本,並加劇與貿易夥伴的緊張關係。

此案將由一個保守派佔多數的最高法院審理,其中三名大法官是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所提名。這將是最高法院首次在特朗普第二任期直接審查其政策。

過去法院曾就超過20宗與特朗普相關的爭議政策作出緊急裁定,大多數情況傾向支持特朗普政府,但那些決定都屬臨時性質,僅適用於最終判決出爐之前。

最高法院還將審理另一宗關稅挑戰,該案由兩家教育玩具製造商提出。他們的訴訟提出了類似論點,但選擇在華盛頓的聯邦地方法院提起,而非國際貿易法院。

這兩宗案件的結合,意味著最高法院無論認定哪個下級法院具備審理權,都能就關稅合法性作出裁決。特朗普政府須在9月19日前提交開庭簡報,企業方則須在10月20日前回應。#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