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宮正敦促國會通過一項臨時撥款法案,將現行聯邦政府經費延長至明年1月31日,以避免10月1日起出現部份停擺。
美國眾議院多數黨領袖斯卡利斯(Steve Scalise)周二(9月9日)對媒體表示,白宮提出的方案「僅為一項建議」,具體日期與時程尚未確定。
根據提案,臨時撥款法案將延續現行支出水準,但可能增設「緊急用途」賬目,例如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MA)的災難救援。
預算爭議與僵局
目前,聯邦政府的資金將於9月30日財政年度結束時到期,若國會無法通過新一輪撥款法案,屆時部份聯邦機構將因資金中斷而停擺。
迄今為止,國會仍未就2026財年的12項自由裁量性支出法案達成共識。這些支出總額約1.6萬億美元,涉及國防與政府運作,不包括社會安全(Social Security)、醫療保險(Medicare)與醫療補助(Medicaid)等自動撥款項目。
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CBO)數據,這部份僅佔約7兆美元聯邦總預算的一小部份。目前,國債利息已超過國防開支,成為主要財政壓力來源之一,而美國國債已累積至37.4萬億美元,引發財政專家憂慮。
兩黨角力
眾議院撥款委員會民主黨首席議員德勞羅(Rosa DeLauro)稱白宮要求「極端」,認為此舉阻礙兩黨合作。她強調,任何支出方案都必須維護民主黨的政策優先事項及國會財政權。
同時,德勞羅與另一名民主黨參議員穆雷(Patty Murray)援引數據指出,特朗普政府已動用行政權力凍結逾4,120億美元國會批准的支出,加深了兩黨矛盾。
此外,聯邦人事管理局(OPM)局長庫珀(Scott Kupor)8月表示,政府今年計劃削減約30萬名公務員,方式包括解僱、提前退休、自願辭職與收購方案,相較年初縮減約12.5%的聯邦勞動力。
目前,共和黨在眾議院以219席對212席佔據優勢,在參議院則以53席對47席領先。但任何臨時撥款案要在參院通關,仍需至少7名民主黨議員投票支持,才能跨過60票的程序門檻。
政府停擺風險
若國會未能在9月30日前通過撥款,政府將自10月1日起部份停擺。屆時非必要部門將關閉,數十萬聯邦員工被迫無薪休假,必要人員則無薪上班,薪資事後依法補發。
自1981年以來,美國已經歷14次政府部份停擺(Partial Shutdown),最近一次發生在2018年底至2019年初,持續35天,為美國史上最長紀錄。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的報道)#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