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科學家首次探測到兩個黑洞碰撞時產生的時空的漣漪,稱為引力波。現在新探測到的一個黑洞合併事件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清晰的證據,揭示了黑洞如何運作,並證實了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和霍金的理論假設。

據路透社報道,新探測到的黑洞碰撞發生在距離地球13億光年的一個星系中,這個星系在我們的銀河系以外。涉及兩個黑洞——一個約為太陽質量的34倍,另一個約為太陽質量的32倍。它們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相互繞轉後,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內完成合併,最終形成一個質量約為太陽63倍、每秒旋轉約100圈的單一黑洞。

此次合併釋放出巨大能量,以引力波的形式向外輻射,能量如此之大可將三顆太陽大小的恆星粉碎。

這些引力波於1月14日在位於華盛頓州漢福德(Hanford)和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頓(Livingston)的研究站探測到。這些站點隸屬於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下屬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

相關成果於本周三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愛因斯坦在1916年基於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研究主要作者之一、哥倫比亞大學與Flatiron Institute的天體物理學家馬克西米利安‧伊西(Maximiliano Isi)說,「得益於愛因斯坦的理論,我們認識到時間和空間相互交織。」

研究人員通過分析探測到的引力波頻率,揭示了黑洞在合併前後瞬間的基本特性。儘管這些頻率並非聲波,但研究人員將其比作鐘聲的迴響。

「這就像試圖透過敲擊鐘聲來推斷鐘的成份一樣」,伊西說,比如,一口大鐵鐘和一口小鋁鐘發出的聲音是不同的。

研究人員根據引力波頻率所獲得的訊息,驗證了霍金(2018年去世)推動的關於黑洞科學認知基本原理。

霍金曾提出一個假設:黑洞的總表面積永遠不應減少。這一假設意味著,兩個黑洞合併後所產生的單一黑洞,其表面積應該大於原本兩個黑洞表面積的總和。

這次的黑洞合併結果符合這項預期。合併前,兩個黑洞的總表面積約為9.3萬平方英里(24萬平方公里)。合併後所形成的單一黑洞,其表面積約為15.5萬平方英里(40萬平方公里)

「這是我們第一次能夠如此精確地進行這一測量,能夠通過直接實驗驗證有關黑洞行為的重要理論,這令人振奮。」石溪大學(Stony Brook University)Flatiron Institute的天體物理學家威爾‧法爾(Will Farr)表示。他是該研究的領導者之一。

這些觀測結果也提供了迄今為止最直接的證據,證明黑洞正如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所預言的那樣,是一種看似矛盾卻極為簡單的天體。#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