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美洲國家玻利維亞,民眾歷經20年才通過選舉擊敗該國第一位美洲土著民總統莫拉萊斯(Evo Morales)領導的「爭取社會主義運動黨」(Movement Toward Socialism,簡稱MAS)。

MAS二十年的政治戰線,以及所謂的「文化戰爭」,在玻利維亞根深蒂固。MAS的崛起得益於南美著名左翼民粹主義政治人物、委內瑞拉前總統烏戈‧查韋斯(Hugo Chávez,1954—2013年)的大力資助。查韋斯利用委內瑞拉龐大的石油收入,為幾乎所有拉丁美洲國家的競選活動注入了資金。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他及其盟友幾乎控制了除哥倫比亞外的所有拉美國家。

然而,委內瑞拉危機使他們暴露於風險之中。不僅用於資助政治活動的資金枯竭了,查韋斯和馬杜羅(Nicolás Maduro)作為前後兩任委內瑞拉總統所推行的社會主義也成為一個悲劇性的警示——迫使超過900多萬人逃離祖國,尋求更好的生活條件,這凸顯出由國家主導並管控經濟體系所可能引發的混亂。

8月17日,玻利維亞左翼政權不僅失去了執政地位,更令人震驚的是其潰敗的程度。除了本土因素外,一個意想不到的外部因素也起了作用,那就是被稱為「阿根廷特朗普」的米萊(Javier Milei)當選為阿根廷總統,掀起了一股反對社會主義之風。

社會主義選擇的崩潰

當前,玻利維亞下一任總統的人選仍未確定;反對黨候選人羅德里戈‧帕斯(Rodrigo Paz)和圖托‧基羅加(Tuto Quiroga)晉級定於10月19日舉行的決選。相比之下,作為執政黨的「爭取社會主義運動黨」(MAS)遭遇歷史性失敗:其候選人得票率不足4%,在立法機構中,MAS的代表席位從75席縮減至僅剩1席。當然,內部分裂也是導致這個崩潰的原因之一。

玻利維亞前總統、社會黨歷史性領導人莫拉萊斯(Evo Morales)最初支持阿爾塞(Luis Arce)。然而,阿爾塞擔任玻利維亞總統後開始與莫拉萊斯保持距離,部份原因是莫拉萊斯干涉政府決策,另外部份原因是後者被指控戀童癖,他最終因這些指控被定罪,但目前仍然有行動自由,並受到他所謂的「土著禁衛軍」(indigenous praetorian guard)的保護。

但僅以政治因素,無法完全解釋「爭取社會主義運動黨」的衰敗。玻利維亞當時正經歷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之一,導致這場危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

能源行業崩潰:作為國家主要收入來源的天然氣產量,從2014—2015年的每天6,000萬立方米,暴跌至2025年的僅2,800萬立方米。管理不善和缺乏維護導致出口大幅下降,進而影響到對外貿易。
儲備枯竭:2014年,玻利維亞擁有150億美元的國際儲備,但到2025年,這個數字已降至20億美元以下。這導致政府無力維持補貼或正常進口燃料。
柴油和汽油短缺:66%的加油站停止銷售柴油,38%的加油站停止銷售汽油。許多城市的排隊時間長達11個小時以上。這場危機嚴重打擊了農業和交通運輸業,以至於政府授權使用加密貨幣支付燃料進口費用。
糧食危機與通貨膨脹:大米、肉類和魚類等主食價格在一年內上漲了58%。2025年6月,年通脹率達到23%,其中食品通脹率徘徊在17%至24%之間。
貧困普遍存在: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統計,目前超過35%的玻利維亞人生活在貧困之中,其中極端貧困人口約佔11%。許多家庭的一日三餐減少到僅一餐。
債務和財政赤字:截至2024年底,公共債務佔GDP的95%,財政赤字超過GDP的7%,導致幾乎沒有任何財政餘地。

普通玻利維亞人親身感受到了這場崩潰帶來的衝擊:加油站排起長隊,食品價格飛漲,本國貨幣貶值導致無法兌換美元。這一切徹底瓦解了「爭取社會主義運動黨」所剩無幾的民意支持基礎。

米萊現象

與此同時,在鄰國阿根廷——一個數年前曾面臨類似危機的國家——如今正在米萊這位頭髮蓬亂的自由意志主義者的帶領下走上新的道路。他以電鋸為標誌進行競選,誓言要大幅削減公共開支、政府人事開支,以及國家對經濟的控制,同時高呼「自由萬歲,這該死的!」

起初,很少有人把他當回事。然而不到兩年,他就成了國際政治明星。米萊克服重重困難贏得了阿根廷總統大選,並在上任後兌現他的承諾:精簡政府,解放經濟。

2023年12月,米萊接任阿根廷總統時,阿根廷的年通脹率高達211.4%。到2025年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僅上漲1.5%,為五年來的最低水平。貧困率從52.9%下降到38.1%。這個曾經被認為註定要陷入惡性通貨膨脹和苦難的國家開始迅速復甦。

顯而易見,玻利維亞人注意到了這一點。進入總統決選的候選人羅德里戈‧帕斯和圖托‧基羅加都承諾削減公共支出,縮小政府規模。這種轉變已經成為一種地區趨勢。

拉丁美洲向右轉

在「爭取社會主義運動黨」在玻利維亞失敗之前,另一個拉丁美洲國家厄瓜多爾選出了諾沃亞(Daniel Noboa),一位與美國關係更密切、與拉美地區社會主義政權距離更遠的總統。大約在同一時間,阿根廷的米萊也贏得了勝利。現在輪到玻利維亞了。拉美地區的政治版圖正在一步步發生變化。

未來幾個月,智利和洪都拉斯亦將舉行總統選舉,而這兩個拉美國家現在都由左翼政黨執政。目前,兩國的民調顯示,中右翼候選人勝選的可能性很大。這些候選人公開反對社會主義,批評過度的國家干預,譴責古巴、委內瑞拉和尼加拉瓜的暴行,並主張與美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而與中共、俄羅斯或伊朗等極權國家可以保持距離。

當然,他們並非都能像米萊總統一樣被描述為「自由意志主義者」(libertarians),也未必如米萊那般是哈耶克(Hayek)經濟思想的追隨者。眾所周知,奧地利-英國經濟學家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馮‧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1992年),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以自由主義經濟思想著稱。但是,這些中右翼候選人與拉美地區近年來深陷的國家主義、壓迫統治和販毒集團有著明顯距離。此外,他們似乎也願意在地區安全、移民和經濟等議題上與華盛頓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阿根廷現象深刻改變了拉美地區政治生態。

在長期習慣於政府施捨的拉丁美洲,總統候選人不再競相提供更多補貼和社會項目。他們現在競相承諾進一步削減開支、削弱政府職能、擴大個人自由。

「自由萬歲,這該死的!」的呼聲從布宜諾斯艾利斯響起,在墨西哥拉巴斯(La Paz)迴蕩,拉丁美洲的其它國家現在正等待投票,加入似乎正在重塑南美大陸政治格局的自由主義浪潮。

本文刊自總部位於麻薩諸塞州的智庫「美國經濟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簡稱AIER)的網站。

作者簡介:

埃馬紐埃爾‧林孔(Emmanuel Rincon)是一位律師、政治顧問和作家。他曾榮獲多項文學獎項,著有散文集《西方主義》(Westernism)、《人扮演上帝》(Man Playing God)和《拉丁美洲的意識形態重塑》(The Ideological Reinvention of Latin America)等。他還是諮詢機構「區域復興」(Regional Renaissance)的創始人。

原文: Bolivia’s Defeat of Socialism Signals a Continental Realignment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