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uTV全新恐怖奇幻單元劇《小島奇譚》8月初啟播以來,在網上幾乎無人談論。作為奇幻作品鐵粉的我觀看了4集,感到有點失望,慨嘆香港恐怖奇幻劇青黃不接。
第一集《社畜命》非常「趕客」,前半講述辦公室有鬼,女主角被迫經常加班,驚嚇位欠奉;後半部份氣氛一轉,變成人鬼合作復仇,既不恐怖亦不搞笑,「兩頭唔到岸」,怎能吸引觀眾再看下集呢?或許目標觀眾只是中小學生?

第二集《盲女靈聽》講述一名失明女子到按摩店工作,被安排到一間已不再使用的房間接客,漸漸獲得「男經理」認同……這一集相對來說不差,具懸疑氣氛,有舖排伏線,至少讓觀眾思考真相究竟是甚麼,結局尚算屬於「意料之外,情理之內」。

由第三集起,把故事由半小時縮減成15分鐘,節奏加快,迎合現今觀眾缺乏耐性和集中力的情況,值得一讚。《好朋友》走心理驚慄路線,陰森氣氛營造得不錯。我猜中了一半結局,真相也屬於「意料之外,情理之內」,再加上女主角葛綽瑤(Yo Yo)在眾多ViuTV藝人中相對養眼,值得一看。《失約》同樣由葛綽瑤主演,拍攝風格走日系純愛路線,劇情無驚喜,純粹文藝抒情,畫面唯美。
第四集《道謝》簡直不知所謂,講述便利店職員在疫情期間的日常故事,但為何他們沒有戴上口罩?唯一一個用作嚇人的恐怖位竟然變成了笑位,是極大的敗筆;雖然有舖排伏線,但劇情發展情理之外,不知道想表達甚麼,像中學生作品。

《雲端記憶》講述保安員到神秘實驗室清潔,意外接觸到某人生前記憶。結局屬「意料之內,情理之外」,有犯駁位、無舖排伏線,又不知道想表達甚麼,浪費了劇中不少需要特別購買的假器官道具。
最後,談談香港過去精彩的科幻故事。

普京與習近平在閱兵式上討論器官移植實現長生不老、活到150歲的可能性,令人聯想到科幻作家倪匡的預言。早在1967年,倪匡於《明報》連載《換頭記》(原名《人造總統》),講述蘇聯科學家為延續領袖統治,將其頭腦移植到年輕身軀的故事。作品融合醫學幻想與政治諷刺,揭示獨裁者對永生權力的貪婪,與今日現實驚人相似。倪匡筆下,獨裁者視器官為備件,操縱國家機器以延續統治,道德底線被徹底踐踏。

1981年,倪匡再推《後備》,描寫醫院利用複製人技術儲存權貴DNA,隨時「收割」器官供移植。故事探討複製人是否具生命、活摘器官是否違背人性,諷刺權貴的冷血自私。普京與習近平討論的「長生」,無需複製人,僅靠國家機器即可將民眾變成「可收割的韭菜」。倪匡的科幻不僅是故事,更預見了極權與科技結合的可怕後果。他的作品常借科幻批判專制,英雄衛斯理揭露真相、捍衛正義,但現實遠比小說殘酷。

倪匡的洞見超越時代,半世紀前已預言換頭、換器官的永生夢。如今,獨裁者公開談論「活到150歲」,不再是科幻,而是對人民的挑釁。倪匡痛恨極權,或許未料現實比小說更離奇、更無恥。他的作品提醒我們:當科技與極權結合,道德與人性將面臨嚴峻考驗。◇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