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已將被稱為「楓橋」的鄉村監控模式,輸出至太平洋島國所羅門群島,引發當地人民批評侵犯人侵。根據外媒報道,多名當地官員與居民證實,中共警察今年已在首都霍尼亞拉附近村落試點,收集指紋及人口數據,官方目標為「維穩」。

所謂的「楓橋經驗」鄉村監控模式,源始於1960年代毛澤東主政時期監控基層群眾的手段。當時主要以此模式協助社區動員,抑制阻礙進步的「階級敵人」。中共黨魁習近平上任不久後,即在中國重建「楓橋」治理模式,聲稱要確保當地社區穩定。

根據路透社報道,索國警方在社交媒體公布,在索國與中共簽署安全合作協議後,中共警察今年已在索國多個村落推廣「楓橋」模式,甚至以遊戲方式讓兒童熟悉監控無人機。

澳洲國立大學「中華全球研究中心」主任希爾曼(Ben Hillman)表示,中國對農村實施「網格化」管理,每名網格管理員負責「網格逐戶監控」,目的要民眾動員支持黨的施政方向,並進行相互監督,目標將社會衝突扼殺在萌芽狀態,從而防止事態擴大。

希爾曼強調,這種模式「極為罕見」地被移植到中國境外,因為它的運作依賴特定社會和政治機構。

所羅門群島社區領袖尼霍帕拉(Andrew Nihopara)表示,首都荷尼阿拉(Honiara)邊緣的Fighter 1村已開始與中國警方合作試行此模式,但他拒絕進一步評論。

所羅門群島皇家警察部隊(Royal Solomon Islands Police Force)本月在聲明中表示,Fighter 1村的楓橋「基層治理」模式,將收集人口數據以改善安全現狀。

聲明中表示,中共警方已向民眾推行人口管理、戶籍登記、社區地圖繪製,以及指掌紋採集等相關措施。

反對黨議員肯尼羅瑞(Peter Kenilorea)批評,此計劃「侵犯憲法保障的個人權利」,應經國會立法而非直接推行,並警告此舉恐是「走向威權體制的一步」,強調「還有更好的方式治理貧困與陷入困境的社區」。

此外,所羅門警方指出,中國警察近期也在馬萊塔省16個村落推廣「楓橋」模式,而該地過去曾多次爆發反中抗議。

所羅門群島2021年曾發生反政府騷亂,隔年所羅門群島就與中共簽署安全協議。反政府騷亂的部份原因是馬萊塔省(Malaita)政治人物反對所羅門群島選擇與台灣斷交、改與中共建交。

對此,菲律賓11日表示,將提出正式外交抗議,指責此舉侵犯菲律賓主權、違反國際法。菲律賓外交部多次批評北京在區域進行「灰色地帶行動」,認為中國藉環境、科研或治安名義,實際推進軍事化與監控擴張,嚴重侵蝕地區安全及國際秩序。#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