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東多地的四家國有資產公司正在集中出售大量房產、商舖和車位,總價值達數千萬元(人民幣,下同)。業界分析指出,此舉是地方國企在面臨流動性壓力和償債挑戰下,為快速回籠資金所採取的應對措施。
四家國企集中賣樓 交易要求高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此次掛牌的房源類型多樣,既有全新的住宅,也有空置多年的舊店舖。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官網搜索「煙台業達國際人才集團有限公司」發現,該公司有數十套位於煙台市開發區瑞璽小區、樂橙小區、農貿市場的房產及配套車位正在掛牌轉讓,掛牌截止日期為9月12日至18日不等。
其中,樂橙小區的8套房產中,掛牌總價為1,646.8萬元。每套房產報名需繳納五十餘萬元保證金,產證齊全,轉讓要求是「一次性付款」。
9月12日,煙台業達國際人才集團有限公司一名負責人介紹:「公司向開發商買的一棟住宅樓,現在將其中一部份房產當作閒置資產處置。」
煙台業達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轉讓煙台經濟開發區晨光、旭日等小區98套住宅以及部份沿街商舖,住宅掛牌價每套在70萬元左右,少數戶型價格在40萬元左右。
臨清中洲投資也在轉讓旗下位於臨清市五里莊小區20套門營房,每套房產的掛牌價格在60萬元左右。中洲投資營運集團有限公司一人士表示,涉及轉讓的店舖未能辦理房產證,空置了十幾年,所以才公開掛牌出售。
此外,淄博高新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則在轉讓天津普羅旺斯工業園區內建築物、構築物、土地使用權,轉讓底價約為1.74億元。
上述四家公司均為當地國資企業。
「安全」資產 但瑕疵仍在
上述國企集中轉讓的房源,質量是否有保障?受訪業內人士認為,地方國資處置的房產權屬清晰,且要求完成確權、評估以及系統備案,產權糾紛概率低。不過,此類房產的交易流程長,多數標的「帶現狀、不帶租約」或「帶租約不承諾清退」,裝修、維修成本需要由買方承擔。房源「安全但瑕疵可見」,購房者需做好盡調,看清稅費及租約再決定是否出手。
山東產權交易中心一名工作人員表示,這類國有資產需要按照相關政策提供材料,並進行審核才能公開掛牌,受讓人摘牌之後,也會有專人對接雙方簽訂轉讓合同。
緩解債務壓力 尋求現金流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指出,地方國企集中賣樓並非偶然。在房地產市場下行與地方政府「化債」任務的雙重壓力下,這些企業的短期償債壓力驟增。出售存量房產是其在短期內補充現金流,以應對到期債務、保障基建和民生項目支出的重要手段。
煙台業達城發的債券年報顯示,2024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29億元,同比減少5.34億元;淨利潤約為2.01億元,同比增加2,400萬元。截至2024年底,公司的貨幣資金總額為14.71億元,而短期負債達到35.94億元。
此次山東國企賣樓潮之前,去年6月,廣州產權交易所上的國企二手樓掛牌數量達到183套,創年內單月新高。這些房源涉及17家國企。
2023年9月,北京市朝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也曾宣布轉讓154套住宅。
這反映出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地方政府與其附屬企業正普遍面臨財政與資金挑戰,並積極尋求資產處置來應對困境。#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