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俗語有說:「睇人炒燶最開心」。這句話最近再一次應驗,就發生在泡泡瑪特(09992)旗下當紅IP——Labubu身上。由一開始大排長龍搶盲盒,到二手市場天價炒賣,再到黃牛集體「炒燶」停收,個過程堪稱一場迷你版金融泡沫。有人嬲、有人喊,但更多人可能偷笑,因為這種「炒爆」情景,正好印證了市場最殘酷一面:一窩蜂追入,最後總有人要「埋單」。
先講大背景。上星期,泡泡瑪特正式染藍,晉身恒生指數成份股。公司2020年上市時,市值只是幾百億,結果短短幾年,股價一度炒高至4,600億港元,活生生成為港股「潮玩一哥」。
恒指染藍有兩個條件:市值要夠大,交投要夠活躍。泡泡瑪特完全符合,甚至市值一度躋身藍籌前5名,僅次於騰訊、友邦、中移動等巨頭。換句話講,Labubu不單止在潮玩界受追捧,連金融市場都要承認它的地位。
不過,染藍魔咒好快浮現。好多人憧憬入藍籌會引入被動基金買貨,結果變成一個「出貨契機」。過去一星期,股價就跌差不多一成,較高位回落接近兩成。市場一片譁然:是否Labubu「鬼故事」開場?
Labubu迷你版:黃牛集體炒燶
泡泡瑪特染藍同時,Labubu迷你版《心底密碼系列》亦在8月28日正式開售。官方定價79元人民幣一盒,一套14盒只是1,106元。
一開始炒風極度誇張:整套二手價炒到逾2,000元,升幅超過120%。其中隱藏版更炒貴了14倍!不少黃牛一口氣掃貨,還說「必賺無疑」。
但好景不常,一星期內炒價急插水。單盒由最高炒至300元,跌回128元左右;成套由2,000多跌回過千。最誇張的是第三代隱藏款,由4,300元狂瀉至800元,跌幅超八成!
內地二手平台上,不少黃牛開始公開宣布停收,話要等市場回穩先再考慮。網民笑言:「炒iPhone都未那麼快炒燶!」一時間,Labubu由神壇跌回凡間。
央視點名:盲盒=賭博?
Labubu風潮亦引起官方關注。早前央視點名批評盲盒,話等同於「賭博」,尤其是隱藏款成為「中獎」。年輕人為搏中隱藏款,不斷買、不斷拆,結果用完積蓄,甚至借錢。這種玩法,在監管眼中屬於鼓勵「不理性消費」。
央視批評背後,其實在提醒市場:炒作不可能長久。當泡泡瑪特為迎合需求,不斷推出新款、加大產量,二手市場稀缺性自然消失,炒價就難以維持。換言之,官方態度本身已經削弱「炒風」。
看回歷史,Labubu炒爆場面其實不新鮮。10年前iPhone 4/5時代,香港旺角、深圳福田都有大批水貨客日夜排隊,炒價一度高企。
不過,隨住供應增加,加上蘋果改變策略,二手炒價好快回落,黃牛集體虧損。今次Labubu迷你版,劇情幾乎一模一樣:頭幾日天價,之後迅速插水。歷史真是會不斷重複。
股價方面,泡泡瑪特由高位跌了近兩成,市值縮返至3,600億港元。市場有人擔心:泡泡瑪特基本面出現問題?
事實上,公司上半年銷售額仍錄得93%增長,大陸線下銷售暴漲117%。只不過,二手市場價格下跌,令到外界誤以為「需求消失」。其實,供應增加令粉絲更易買到原價貨,對公司現金流反而有利。
換句話講,黃牛受傷,但泡泡瑪特未必受害。這點值得投資者冷靜思考。
Pokemon對比:IP價值何時先見真章?
好多人將Labubu同Pokemon比較。Pokemon卡片限量版炒到天價,但品牌已經歷20幾年,靠動畫、遊戲、電影等全方位經營,先至有今日地位。
Labubu暫時只靠潮玩盲盒,跨界合作有限。如果想要延續熱潮,必須走向更廣闊的IP生態,例如電影、遊戲、時尚、珠寶等等。近期傳出Labubu可能進軍荷里活拍真人電影,如果成真,將會大大增強品牌壽命。
其實,泡泡瑪特自己都知道炒價問題。創作者龍家昇曾直言:「黃牛是行業毒瘤。」公司近年不斷加大產能,務求壓縮二手炒價空間,令真正粉絲可以原價買到。
這種策略,短期內會令炒價崩潰,但長遠能夠鞏固IP價值,避免被視為「賭博產品」。
摩根士丹利早前出報告,直言Labubu是少見多元應用IP,能夠在潮玩、時尚、藝術之間靈活轉換,並維持「增持」評級,目標價定到382港元。
高盛亦指出,Labubu迷你版首日銷量超過預期,加上與著名歌手合作,顯示品牌仍有號召力。
換句話,雖然二手市場「炒爆」,但投行仍然睇好長遠發展。
Labubu進軍時尚:跨界合作提升檔次
最近Labubu同法國名牌Moynat聯乘推出手袋,又有明星如Lisa、Lady Gaga展示Labubu公仔,日本網球名將大坂直美還戴住Labubu珠寶登場美網。
跨界合作等於將Labubu從「潮玩」提升到「時尚與藝術」。一個IP能夠於10美元玩具、3,000美元手袋、甚至15萬美元雕像之間遊走,本身就是稀缺。這種多變性,才是泡泡瑪特護城河。
Labubu二手市場崩潰,黃牛炒燶,網民看到哈哈笑。但從投資角度看,這場「鬼故事」反而可能是泡泡瑪特健康化開始。
公司透過增產壓制炒價,令真正粉絲能夠原價消費,鞏固品牌忠誠度。短期股價雖然受壓,但長遠IP發展仍有潛力。
「睇人炒燶最開心」,不過大家都要記住一句老話:炒賣不等於投資,盲目跟風最後只會成為韭菜。Labubu的故事,或許只是潮玩市場一個縮影,但亦是金融市場最真實寫照。◇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