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會大學於前日(16日)在社交媒體上公布,2025/26學年或之後入讀一年級的新生、2026/27學年或之後入讀二年級的新生,以及2027/28學年或之後入讀三年級的新生取消普通話畢業要求。
浸大於2007/08學年增設普通話畢業要求,要求學生必須修讀普通話課程並通過語文中心的普通話考試,才能畢業。
多年來,有學生對這個畢業要求不滿,認為普通話要求是強制性的、考評機制不透明、難度過高,可能影響一些學生順利畢業。在2016年,浸大學生陳樂行發起聯署要求取消強制普通話考核,之後更在校內舉行5天的內公投,1,544名學生參與,其中近90%表示希望取消普通話作為畢業要求。
校方於是在2017年設立「普通話豁免試」,合格的學生可以豁免該畢業要求,若不通過則需要以原來修課的方式達標,但名額只有400個。
然而,2018年「普通話豁免試」成績公布,首批參加的300名學生中,只有約三成合格。大部份學生未能通過,引發對測試難度、評分標準以及角色扮演題目等是否合理的質疑。
浸會大學學生會在1月「佔領語文中心」8小時抗議。學生會會長劉子頎解釋有學生即使普通話流利,但因答題時語氣不符角色設定,未能合格。要求校方公開豁免試的評分準則,以及建立上訴機制。
校方其後罰劉子頎及陳樂行停學,引起數百名師生在校內遊行反對停學令。
到2月校方開教務議會,劉子頎會後見記者,透露校方決定成立兩個工作小組,分別檢討是否需要設立普通話畢業試以及如何評估學生普通話能力,但要到6月才有定案。
2019年,經檢討後豁免試合格率升至七成。@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