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在美國密歇根湖沉沒近140年的「幽靈船」的殘骸,前不久在威斯康辛州海岸線附近被發現,為這一沉船之謎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綜合媒體報道,威斯康辛州歷史學會(Wisconsin Historical Society)和威斯康辛州水下考古協會(Wisconsin Underwater Archeology Association)周一(9月15日)宣布,由研究員布倫登‧貝洛德(Brendon Baillod)領導的團隊,於6月28日在威斯康辛州多爾半島(Door Peninsula)的貝利斯港鎮(Baileys Harbor)附近,尋獲了「F‧J‧國王號」(F.J. King)的殘骸。

貝洛德是威斯康辛州水下考古協會的科學家兼首席研究員,也是最早關注「F‧J‧國王號」沉船的專家之一。

「F‧J‧國王號」是一艘長約44米的三桅貨運帆船,建於1867年,主要用於運輸穀物和鐵礦石。該船於1886年9月15日在多爾半島附近遭遇一場猛烈風暴,當時它正從密歇根州埃斯卡納巴(Escanaba)運送鐵礦石前往芝加哥。

高至3米的巨浪衝破了船體的接縫處,儘管船長威廉‧格里芬(William Griffin)與船員奮力排水,仍阻擋不了水勢的進逼,船長只好下令棄船,讓船員搭乘船上的雙桅小艇逃生。幸運的是,全體船員後來被另一艘路過的帆船救起。而「F‧J‧國王號」則於凌晨2點左右沉沒。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沉船獵人和多支搜尋隊一直努力找尋「F‧J‧國王號」的下落,但由於當年船長格里芬和一名燈塔看守員所報告的沉沒地點不一致,導致之後的搜尋工作困難重重,且多年一無所獲,這艘船因此被冠上「幽靈船」之名。

貝洛德大膽猜測格里芬在漆黑的暴風雨中,可能搞不清楚自己身在何方,於是他與其領導的團隊根據當年燈塔看守員給出的位置,劃定一定範圍並開始搜索,最終利用側掃聲納在距離燈塔看守員所說地點不到半英里的水域,捕捉到了一個長約42.6米的大型物體,最終確定為「F‧J‧國王號」的殘骸。

貝洛德表示,團隊成員對成功找到「F‧J‧國王號」感到難以置信。更令人驚訝的是,儘管當年載有大量鐵礦石,但船體沉沒後仍保存完好。

過去三年中,威斯康辛州水下考古協會已陸續發現五艘沉船,包括今年在威斯康辛州東部的霍士河(Fox River)發現的蒸汽船L.W.Crane,以及去年在阿爾戈馬(Algoma)近海找到的拖船John Evenson和三桅帆船Margaret A. Muir。

然而,「F‧J‧國王號」這一新發現也引發了學界對五大湖區沉船保護的關注。根據威斯康星大學的數據,五大湖區可能有6,000至1萬艘沉船尚未被發現。然而,隨著斑馬貽貝(quagga mussels,一種小型軟件動物,原生於俄羅斯南部及烏克蘭的里海及黑海區域)等入侵物種在該水域的擴散,沉船正逐漸受到破壞。水下拍攝到的照片顯示,「F‧J‧國王號」表面已被斑馬貽貝覆蓋。#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