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科技戰再起波瀾。中共本周下令國內科技巨頭停止採購輝達RTX Pro 6000D晶片,引發全球關注。北京此舉被金融界認為是貿易談判中的施壓手段。受訪專家則表示,中共難以改變技術落後現實,反而加速美中「脫鉤」,並將會遭遇美歐日等民主國家的「集團戰」。
專家:美國態度強硬 不會讓步
近日西方媒體普遍報道,中共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下令包括字節跳動及阿里巴巴在內的多家大型科技企業,全面停止購買美國晶片巨頭輝達(Nvidia,亦稱輝達)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RTX Pro 6000D人工智能(AI)晶片,並要求取消現有訂單。此舉在全球科技與金融市場掀起震動,也讓美中之間本就緊張的關係升溫。
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樊家忠向《大紀元》分析,美中關係惡化已是既定趨勢,未來將在經貿封鎖、科技脫鉤及軍事外交摩擦上全面升溫。
「這是一場加速中的新冷戰,雙方都與盟友形成集團戰,美國結合歐盟、日本、台灣與南韓等民主國家,中共則拉攏所謂『流氓國家』,對抗態勢越發明顯。」他說。
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約翰遜(Mike Johnson)17日針對北京禁令向媒體直言,中共此舉「適得其反」。他指出,中共是美國的對手,雙方在AI領域競爭激烈,「它們是一個共產主義政權,竊取我們的知識產權,完全無視美國商標法或任何公平貿易協定」。
他強調,美中緊張並非美方挑釁所致,而是中共咎由自取,「如果共產中國想挑起貿易戰,那是它的選擇,但我們必須嚴肅以對」。
資深政經評論家吳嘉隆接受《大紀元》採訪時預測,美方可能進一步調高對中關稅至100%,並持續擴大實體清單與技術出口管制,「短期內仍需自中國進口稀土與藥品,但在其它領域,美國態度強硬,不會讓步」。
國際金融業:對輝達長期影響有限
輝達行政總裁黃仁勳(Jensen Huang)17日在倫敦記者會上回應,「我對目前的情況感到失望,但我理解這其中有更大的中美兩國議題需要解決。」
他並透露,公司已指示金融分析師在財務預測中排除中國市場,因為相關問題屬於兩國政府談判範疇。
黃仁勳坦言,輝達在中國的業務「就像乘坐過山車(過山車)一樣」。儘管美國政府早前基於國家安全理由限制高階AI晶片出口,中國市場仍是輝達的重要長期客戶。
然而北京最新禁令令局勢雪上加霜,輝達股價17日也因此小幅下跌。
不過,據美國財經媒體《市場觀察》(MarketWatch)報道, 國際金融界普遍認為,中共禁令雖在短期內造成市場波動,但對輝達的長期基本面影響有限。
分析師認為,美國以外市場對AI運算的需求強勁,足以支撐輝達營收增長,即使失去部份中國訂單,也不會撼動其全球領導地位。
今年7月,輝達成為史上首家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的企業。而中國市場在輝達全球市場的比重,已降至個位數。
分析師:中共禁令「純屬姿態與雜音」
對於中共的禁令,瑞穗證券分析師喬丹‧克萊恩(Jordan Klein)在9月17日的備忘錄中表示,這「純屬姿態與雜音」,投資者應忽略來自中國的短期噪音,專注於非中國市場的需求與公司營收成長潛力,「因為這部份的前景無比樂觀」。
The Futurum Group行政總裁丹尼爾‧紐曼(Daniel Newman)也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有關輝達中國業務的新聞「越來越像一場政治戲碼」。
他強調,中共自稱發展自有AI晶片,但「中國自製的晶片與軟件系統遠遠落後」,過度依賴本地企業恐將導致挫折,反而凸顯輝達對中國AI發展目標的重要性。
前台積電(TSMC)採購經理薛宗智向《大紀元》表示,中共高調拒買美國「次級品」只是做樣子。
另據《大紀元》8月報道,中國主要的AI企業,包括阿里巴巴、百度、騰訊,以及DeepSeek等,都依賴輝達的硬件與軟件。輝達提供高效能GPU(圖形處理器)搭配穩定且多功能的CUDA軟件生態已超過十年。
雖然阿里與百度也開發自家AI處理器,但仍大量採購輝達的H20晶片。
美國研究機構SemiAnalysis估計,輝達2024年生產了約一百萬顆HGX H20,幾乎全被中國買走。
中企很需要 黑市晶片交易暗潮洶湧
在官方禁令下,中國黑市晶片交易反而更加活絡。根據《金融時報》2025年7月報道,美國特朗普政府3月緊縮出口管制後三個月內,至少有價值10億美元的輝達先進AI晶片透過走私流入中國,其中B200已成為「美國半導體黑市」最搶手的晶片。
薛宗智向《大紀元》表示,「中國企業其實非常想買」,黑市價格混亂且詐騙頻傳,企業若能直接從原廠購買仍更安心。
據他個人觀察,即使美方出售的產品被降規或限制功能,其性能依然遠勝中國自製晶片,「輝達技術領先,堪稱『一個人的武林』」。許多中國企業即使短期用不到,也會囤貨備用。
薛宗智認為,美國限制出口的真正原因,在於這些晶片多被中共用於軍事與航太等敏感領域,「中共在閱兵中展示AI作戰與無人機編隊能力,這些都依賴高階AI晶片訓練與開發,美國清楚其軍事用途,因此嚴格管制。」
美國政府近年持續加強對中國的AI晶片出口管制,2025年3月更將數十家中國實體列入黑名單,禁止半導體與先進技術貿易;4月又要求輝達出口H20晶片需特殊許可證,迫使公司暫停銷售。
中共自主研發受限 長期隱憂難解 加速脫鉤
特朗普政府雖在8月與黃仁勳達成協議,允許有限出口並收取15%銷售額,不料北京當局隨即將H20晶片列為「戰略物資」,要求國內主要雲端服務商暫停採購。
針對中共是否能藉此禁令促進半導體自給,樊家忠認為,「中國技術當然做不到像輝達這麼好的晶片」,短期禁購勢必拖累中國AI發展,長期能否突破還是未知數。
他更強調,美中脫鉤速度將加快,且兩國體量巨大,與中共結盟的國家恐遭其廉價傾銷,經濟風險極高。
吳嘉隆認為,中共自行研發晶片取代輝達的機會不大,「可能早已事先囤積大量輝達晶片,禁令更多是對美談判的策略」。
他分析,中共禁令多為政治盤算,「準備熬過特朗普2.0任期,故意擺出強硬姿態,同時限制外匯開支」。#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