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發展局長甯漢豪今日(22日)表示,當局有目標及信心,讓北都於10年後會發展為相對成熟的社區,北都相關工程也可望在這段期間完全完成。
她舉例,北部都會區未來5年會平整900公頃土地,10年後將會發展為相對成熟的社區,屆時預計已平整1,800公頃土地、20多萬房屋單位落成。甯漢豪又說,洪水橋未來的發展會以產業為主軸,將於今年內正式招標,將採用「雙信封制」,當中包括產業用地、住宅及社區設施。
甯漢豪今早於新城電台《財知大道》節目表示,未來數月政府內部會做好相關研究,明年初進行公眾諮詢,明年中將法案提交立法會,爭取明年內完成立法工作。
發展局正研究為洪水橋約23公頃現時規劃作物流園區的用地,成立一間園區公司,以便靈活運用資源招商引資,今年底會將方案呈交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擔任組長的小組,並在明年內成立和運作,會按北都各指定發展區的性質和規模,設計發展及營運模式,包括為不同產業園區,成立園區公司、法定或非法定專門機構,制訂公私營合作模式,研究招標模式,設計不同融資方案等。
她提到,雖然洪水橋及新田科技城用地的主軸為產業用地,但當中亦包括少部份的人才公寓及住宅,供在該區上班的人士使用,同時亦令發展商回本及有現金流,解釋因單純發展產業用地的回本期會較長。
對於政府將為北都設立專屬法例,被問及會否導致「一港兩制」的問題,甯漢豪重申,專屬法例是期望令北都發展提高速度與成效,如設立獨有制度促成創科數據及樣本交流等,而專屬法例框架須由立法會通過。她強調,社會不能夠一方面希望政府加快北都發展,另一方面又指在當中缺少公眾參與,她強調當局會儘量平衡,亦重視公眾參與,會考慮如何簡化程序。
此外,在評估補償給受重建影響的住戶時,市建局採用「同區7年樓齡」單位呎價作計算物業收購價基礎,甯漢豪表示,正與市建局協力檢視賠償及安置方案,期望明年推出建議諮詢公眾。
她形容「同區7年樓齡」賠償優厚,但若未能即時發展,或陷入高買低賣的情況,導致市建局現金流不足,難持續推動市區重建。
甯續說:「同區7年樓齡」安排同時影響私人市場重建,唯目前樓宇老化狀況不可以只等市建局處理,故要拆解現時面對的問題。@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