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9月22日),美國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宣布,將向人工智能研究巨頭OpenAI注資1000億美元,並供應其數據中心所需晶片。這標誌著全球人工智能(AI)競賽中的兩大巨頭結成聯盟。

據接近OpenAI的消息人士透露,這項交易將包含兩項獨立但相互關聯的操作:協議完成後,輝達將開始注資OpenAI的無投票權股份,然後,OpenAI可用這筆資金來採購輝達的晶片。

「一切始於算力」,OpenAI行政總裁奧爾特曼(Sam Altman)在一份聲明中說, 「運算基礎設施將成為未來經濟的基石,我們將運用與輝達共同打造的技術,既在人工智能的創新上突破,也讓AI技術大規模賦能個人與企業。」

兩家公司已簽署意向書,將為OpenAI部署功率至少10吉瓦(GW)的輝達系統,並表示計劃在未來幾周內敲定合作細節。這些晶片的功率相當於超過800萬美國家庭的用電量。

消息公布後,輝達股價一度飆升4.4%,創盤中歷史新高,而數據中心建設商甲骨文(Oracle)的股價升幅達到約6%。

甲骨文正與OpenAI、軟銀(SoftBank)、微軟(Microsoft)合作,推動名為「星際之門」(Stargate)的高達5000億美元的計劃,在全球建設大型人工智能數據中心。

據知情人士透露,根據新協議,輝達將在協議達成後先行投資100億美元。而OpenAI最新估值達5000億美元。

輝達將於2026年底前開始交付硬件設備,並在同年下半年推出的「Vera Rubin」平台上首次部署吉瓦級運算能力。

研究機構伯恩斯坦(Bernstein)的分析師Stacy Rasgon指出:「此舉一方面有助於OpenAI實現其運算基礎設施目標,並確保相關設備得以建置;但另一方面,過去曾出現投資『循環性』疑慮,此舉將進一步加劇這類擔憂。」

與Google、亞馬遜等企業一樣,OpenAI致力於自主研發AI晶片,旨在打造比輝達更經濟的替代方案。知情人士透露,與輝達簽署的協議不會影響OpenAI任何現行運算計劃,包括其晶片研發計劃及與微軟的合作關係。

據路透社今年稍早報道,OpenAI正與晶片設計商博通(Broadcom)及台積電(TSMC)合作開發定製晶片。輝達與OpenAI聯手的消息傳出後,博通股價下跌0.8%。

科技產業新動態

輝達與OpenAI的合作協議彰顯科技巨頭間深化合作的最新態勢。自2019年起,微軟公司已向OpenAI注資數十億美元。輝達上周則宣布與Intel公司展開人工智能晶片合作。本月稍早,輝達承諾向Intel注資50億美元,並於2024年10月為OpenAI提供了66億美元的融資。

輝達這一系列大規模投資承諾恐引發美國政府反壟斷審查。美國司法部與聯邦貿易委員會於2024年達成協議,為調查微軟、OpenAI及輝達在AI產業中的角色鋪平了道路。然而,與拜登政府相比,特朗普政府迄今為止對產業競爭問題抱持更加寬容的態度。

本月初,OpenAI與其主要金主和合作夥伴微軟宣布簽署了非約束性協議,將OpenAI改組為營利性實體。此舉預示這家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公司的管理架構將迎來進一步變革。

Doyle Barlow&Mazard律師事務所的反壟斷律師巴洛(Andre Barlow)表示:「這項交易可能改變輝達與OpenAI之間的經濟利益驅動關係,因為它可能讓OpenAI的軟件優勢和輝達的晶片霸主地位同時得到鞏固,使輝達的晶片競爭對手,如超微半導體公司(AMD),或OpenAI的模型競爭對手更難擴大規模。」

巴洛補充,特朗普政府採取親商的監管政策,正在移除可能阻礙AI發展的障礙。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的報道)#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