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已對進口醫療設備、機械人和工業機械展開新的國家安全調查。這些依據《貿易擴展法》「232條款」發起的調查,可能為對廣泛產品徵收新關稅鋪平道路。

此次調查不僅涉及傳統工業品,更包括外科口罩等個人防護用品(PPE)、心臟起搏器、注射器等醫療必需品。

調查背景與具體範圍

此項232調查,已於9月2日由商務部長啟動。儘管調查已進行數周,但相關消息直到周三(9月24日)才公開披露。

根據《聯邦公報》,此次調查涵蓋三大類別:

1. 個人防護設備(PPE):包括外科口罩、N95口罩、手套、防護衣,以及相關零部件 。

2. 醫療耗材與設備:範圍廣泛,涵蓋醫療/外科器械(如注射器、針頭、輸液幫浦、手術刀)、醫療/外科用品(如靜脈輸液袋、紗布、縫合線),以及輪椅、枴杖和病床等耐用設備。調查還包括醫療器械,例如心臟起搏器、胰島素幫浦、冠狀動脈支架、助聽器和血糖監測儀等。

3. 工業機械與機械人:可編程電腦控制系統、工業沖壓機、切割/焊接/搬運機床、高壓滅菌器、工業烤爐、激光與水刀切割設備等。

《聯邦公報》特別指出,此次調查不涵蓋處方藥、非處方藥等藥品,因這些品項正在另一項獨立的232條款調查中 。此外,無人機也屬於另一項單獨的232條款調查。

政府關注供應鏈風險 提防中共脅迫

此次調查的核心目標旨在評估此類產品的進口是否威脅美國「國家安全」,並計劃提振關鍵產品的國內生產。

商務部正徵求企業對這些產品的意見,了解國內對這些產品的當前與預計需求,以及國內產能是否能滿足,進口是否高度集中於中國等少數國家。

商務部希望企業說明,外國補貼和「掠奪性貿易行為」的影響,產能過剩是否導致價格被不當壓低,外國是否可能對上述產品實施出口限制,或將其作為「武器化」手段,以及這對美國構成的安全風險。

此前,特朗普政府已援引232條款,對汽車及零部件、銅、鋼和鋁徵收關稅。

針對藥品、半導體和晶片零部件、風力渦輪機、飛機、重型貨車、多晶矽、木材以及關鍵礦物的進口調查也正在進行中,這反映了華府對過度依賴海外供應鏈的擔憂。

今年6月,美國國會所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也舉辦了聽證會,警告中共可能將「供應鏈脅迫」(supply chain coercion)視為可能的工具,警告美國必須為此做好準備。

如果,此次調查觸發新的關稅,將疊加在特朗普總統針對特定國家的「對等關稅」之上。或許只有歐盟、日本享有特殊待遇(即所謂的封頂條款),能讓它們免於額外關稅。

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的數據,美國嚴重依賴墨西哥和中國的機械產品,2023年來自這兩個國家的進口產品,分別佔美國機械產品總採購量的約18%和17%。

汽車業恐成為本輪潛在關稅下影響最深的產業之一。

據國際機械人聯合會(IFR),去年該行業對工業機械人的需求最大,安裝量達13,747台。且大多為進口,美國本土生產的製造商寥寥可數。#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