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抗抑鬱類藥物銷量暴增,同時,上海一家毛絨玩具咖啡店也排起長龍。分析認為,這都是中共體制下,中國人受壓抑而造成的精神問題所帶火的生意。
中國龐大的抑鬱症群體 抗抑鬱藥銷量暴漲
洞見數據研究院近日在網上發表《抗抑鬱藥物,賣爆了》的文章,揭示化名麥草的女孩的切身感受。她去健身室運動療癒,10個人裏有3個是病友;去醫院複診,候診廳裏坐滿了等待的人,看診推遲一小時是常態;重度精神疾病患者越來越多,在住院部,四五個護士要照管七十多個病人。
線上購物平台顯示,常見抗抑鬱藥物銷量以十萬為單位,部份產品30天內銷售飆升5倍。洞見數據研究院表示,國內公立醫療機構終端抗抑鬱藥物銷售額,也在去年創下超91億元新高,同比增長6%。
藥企方面,翰森製藥憑藉阿戈美拉汀片,躋身抗抑鬱化藥一級集團前三名;京衛製藥憑艾司西酞普蘭片,狂攬7億銷售額;綠葉製藥的獨家新藥鹽酸托魯地文拉法辛緩釋片,銷量暴漲99.9%。
由此可見,中國抑鬱症患者是一個何其龐大的群體。據中國精神衛生調查,成人抑鬱障礙終生患病率6.8%,以此推算,中國終生抑鬱障礙總人數已達到9,500萬人。《2023年度中國精神心理健康藍皮書》指出,「抑鬱風險檢出率10.6%,就診率9.5%」。據世衛數據,91.4%精神疾病患者未接受專業治療。
分析:中共體制是造成龐大抑鬱性人群的主因
據洞見數據研究院調查,年輕人普遍面臨買車、買樓、找對象的壓力,為了生活,加班熬夜。其它群體,上至留守的老年人、被裁員的中年人,下至困在學業裏的青少年,每個人都可能被無形的壓力拖入情緒的低谷。
海外自媒體人唐靖遠,在國內曾是一名醫生,他對大紀元記者表示,導致抑鬱症的原因有多種:有人可能有內分泌等生物學方面的原因;也有人是比較自卑、悲觀,甚麼事總往壞處想,這種屬於心理上的因素。但是,導致抑鬱症的最大和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外部環境造成的壓力和緊張。
「這種壓力是全方位的……,比如掙不到錢、長期失業,龐大的按揭、車貸、醫療、撫養孩子啊,各個方面,導致一個人始終處在一種壓力的環境之中。」
他說,「更主要的這個社會導致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個生存狀態惡化了,甚至嚴重的惡化,變成人人為敵,人與人之間已經失去了正常的國家、正常的社會普遍的人與人之間比較友好的(那種關係)。」
他表示:人與人之間這些緊張關係,它實際上與中共體制的這個大環境密切相關。這種政治的大環境,首先體現出來的就是對言論非常嚴厲的壓制。這導致他不敢輕易說話,稍微不慎說錯了一句話,他可能就會付出很大的代價。
人際關係缺乏最起碼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這樣就削弱人和人之間正常的那種聯繫,情感上的、生活上的、社會上的,各種各樣的聯繫,最後就變得人與人哪怕是至親的人,親朋好友之間互相之間都缺乏信任,都是互相之間戒備,互相猜忌,都是變成這樣一種環境。」
近幾年涉及到千家萬戶的房地產的整體爆煲,造成數量龐大的人群,唐靖遠說,在他可以預見的餘生,未來的二三十年,最黃金的這個年齡,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唐靖遠分析,由於缺乏最起碼的安全感,和最起碼的人與人之間相互的信任感,長期生活在充滿敵意、充滿戒備的環境中,各方面都沒有任何保障。無論是經濟上,還是人身安全,說不定這個人可能哪天就消失了,器官都被摘了。這種事越來越多的時候,他無形之中,他心理上的那種恐懼,對這個社會的恐懼,對未知的未來感到迷茫,它都會導致不同程度的抑鬱。
他強調,中國大陸出現這麼龐大數量的抑鬱性人群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共的這個制度,是這個社會制度直接造就了這個人群他們的生活方式。
毛絨玩具熱銷 分析:成年人的麻醉劑
與此同時,《第一財經》近日報道了上海一家毛絨玩具店熱銷的場面。該報記者實地考察,這家特殊的咖啡店Jellycat,店內「蛋糕」「馬卡龍」「拿鐵咖啡」等一應俱全,還有「焗爐」和現場自選的「現烤糕點」。但這些「食物」都是毛絨玩具,不能吃。記者看到,進入這家咖啡店還需要預約和排隊半小時左右才能進入。
最絕的是買單環節,當顧客買了咖啡店限定款茶壺、茶杯、蛋糕、拿鐵等造型的毛絨玩具後,店員會在打造成咖啡店食品結賬櫃台的打包處開始表演,把毛絨蛋糕玩具「點上蠟燭」,請顧客許願,然後裝入糕點盒;再拿出茶具玩具,給顧客「泡茶」,給拿鐵造型玩具現場「打牛油」……這一系列表演其實就是為了讓顧客體驗一套儀式感。
店內單品價格大多在300多元~400多元,限定款一整套蛋糕、茶具等玩偶甚至都要2,000多元。價格昂貴,但購買者非常多。
《第一財經》說,與其說Jellycat是在銷售毛絨玩具,還不如說它是在提供情緒價值,還不是簡單的可愛玩偶的情緒價值,而是一種成年人的「精神布洛芬」,滿足成年人「無痛養娃」和永遠不長大的內心需求。
唐靖遠表示,咖啡店通過這種充滿著童真的服務,給你提供一種情緒價值,就是讓你享受那麼一時半刻的、短暫的精神上的這種放鬆和愉悅。這種東西在收入還不菲的這些年輕人中,它能夠流行起來,恰恰反過來折射出現代的很多年輕人,心理上的一種逃避。
這些成年人,他們通過這種方式,去營造一種短暫的可以逃離這個充滿高壓的、這種充滿了各種焦慮和壓力的環境,這是一種精神上的一種逃避。把自己想像成一個小孩子,去享受那麼一時半刻兒的這種樂趣。#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