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今日(27日)發表網誌,表示很多意見都反映市民不接受懲罰性的垃圾收費,會繼續暫緩實施垃圾收費,但稱2035年達致「零廢堆填」的目標不會改變。又指現時已成功扭轉垃圾長期上升的趨勢,垃圾回收率亦正在上升,會繼續推動全民減廢和分類回收。

謝展寰稱,香港垃圾棄置量由2021年平均每日11,358公噸逐步減至2024年平均每日10,510公噸,減少共7.5%。人均棄置量亦由2021年的高位每人每日1.53公斤逐步下降至2024年每人每日1.40公斤,下跌約8.5%。

減廢回收方面,總回收量由2020年的低位約154萬公噸增加至2024年約202萬公噸,增加了約48萬公噸,回收率亦由28%上升至34%。

他續指,有意見擔心暫緩實施垃圾收費無法阻止垃圾棄置量上升,但去年5月宣布暫緩垃圾收費後,垃圾棄置量繼續下降,由2024年上半年平均每日10,652公噸減至今年上半年平均每日10,141公噸,一年間已經減少約5%,與2021年相比平均每日減少了超過1,200公噸。

謝展寰表示,轉廢為能設施I‧PARK1快將落成, I‧PARK2亦在籌備中,合共每日可處理9,000公噸廢物。他期望未來十年間進一步將每日垃圾棄置量減少多一千多公噸,降至9,000公噸以下,便可不用建設第三座轉廢為能設施。

謝展寰又指,多項民意調查結果都是大約七至八成受訪市民認為現階段不應該或不適合推行垃圾收費。政府亦收到不少來自物業管理、飲食及清潔業等界別代表的意見,指出現時正面對人手不足和經營挑戰,不希望政府急於實施垃圾收費。

他說,未來會從4方面推動減少廢物和分類回收,包括多用宣傳教育,改變市民行為,打造綠色生活文化;持續完善「綠在區區」社區回收網絡和廚餘回收服務;與行業協作共同探索和推進務實可行的環境保護措施;善用市場力量發展環境基建,協助綠色經濟轉型,如今年年底開始試運的屯門環保園現代化紙漿生產設施,及推動全港首個具規模的電動車電池回收設施。@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