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詩仙 李白

李白畫像(公有領域)
李白畫像(公有領域)

盛唐詩潮波瀾壯闊,而李白則是最高亢美妙的盛唐之音,是最神奇絢麗的盛唐氣象。他以超異尋常之藝術天才和磅礡雄偉之感人力量,引領一代風騷,將古典詩歌推向中華五千文明之最高峰。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是四川廣漢(今彰明)青蓮鄉人,號青蓮居士。有「詩仙」「詩俠」「酒仙」「謫仙人」等美稱,其作品似天馬行空,又如行雲流水,雄渾豪放,清新俊逸,是令一代又一代驚才絕豔的千年經典。唐文宗將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御封為大唐「三絕」。

1. 太白金星下凡

李白出生的時候,他的母親夢見一顆明亮耀眼的太白金星墜入懷中,因此取名李白,字太白。(其族叔李陽冰《唐李翰林草堂集序》也有記載)

太白金星就是長庚星、啟明星,是天界一位法力廣大的星宿,叫李長庚,分管文化教育。太白金星也是道教神仙中知名度最高的神之一,負責傳達玉皇大帝的各種命令並監察人間善惡,在普通百姓中的影響很大。《天官佔》云:「太白者,西方金之精,白帝之子,上公、大將軍之象也。」太白金星也是戰神,在特殊時間、區域出現,是「變天」的象徵,代表要發生大事了。正好對應著李白詩仙、劍俠的一體兩面。

2. 鐵杵磨針

李白自幼就非常聰明,但他像所有的小頑童一樣貪玩。據《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記載,有一次,在眉州象耳山讀書的李白逃學遊玩,經過一條小溪,看見一位老婆婆正在溪邊石頭上磨粗粗的鐵杵[1],李白好奇地問她要做甚麼,老婆婆回答:「磨成繡花針。」李白瞪大眼睛驚訝地問:「真的可以嗎?」老婆婆點頭道:「只需功夫深!」李白深受感動,就回山上用功讀書了。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就出自這個故事,這句話也成為激勵後人持之以恆求學的名言警句。

3. 妙筆生花

李白「五歲誦六甲[2],十歲觀百家[3],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4]」,且「劍術自通達」, 好任俠,喜縱橫,慕仙求道。《開元天寶遺事》《雲仙雜記》中都記載,李太白少時,夢見所用之筆頭生花,後天才瞻逸[5],名聞天下。這就是「妙筆生花」的成語典故,比喻傑出的寫作才能。傳說從那以後,李白的名詩佳句便源源而出,一發不可收。

註釋:

[1] 鐵杵(chǔ):舂(chōng)米或捶衣的鐵棒。

[2] 六甲:用天干地支相配計算年月日的六十甲子,其中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被稱為「六甲」。也用於小孩識字。

[3] 百家: 諸子百家(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的經典書籍。

[4] 相如:司馬相如,西漢大辭賦家。後人稱之為「賦聖」。

[5]瞻逸:豐贍俊逸。瞻zhān,通「贍」。逸,飄逸。

4. 謫仙人

開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在江陵(湖北荊州)由道友丹丘生結識天台道士司馬承禎。司馬承禎為唐朝名道,玄宗曾向他請教道法,為他打造陽台觀,玄宗妹妹玉真公主還拜其為師。司馬承禎一見氣宇軒昂的李白就十分欣賞,讀其詩文更是驚歎不已,稱讚其「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 這是他幾十年來在朝在野都沒有遇見過之人才,說李白有「仙根」。

735年,李白到京都長安,在紫極宮遇見了著名詩人、書法家賀知章,立刻上前拜見,並呈上袖中的詩本。賀知章對李白的《蜀道難》和《烏棲曲》讚歎不已。他興奮地解下腰間佩戴的金龜換美酒與李白暢飲,感慨道:「公非人世之人,豈非太白星精耶?子,謫仙人也!」從此,人們都稱李白為謫仙、詩仙。

謫仙,原指神仙被貶入凡間後的一種狀態,引申為才情高超、清越脫俗的道家人物,頗有神通或不學自通,有著半人半神的特點。李白鬥酒詩百篇、詩成泣鬼神的超群才情和飄逸風度,與謫仙雅號相配,在當時就得到文壇和社會的公認。

李白姿容俊秀,骨格清奇,一副飄然出世般的外表。(公有領域)
李白姿容俊秀,骨格清奇,一副飄然出世般的外表。(公有領域)

5. 亦仙亦隱亦佛

李白的故鄉原名是清廉鄉,後因李白號青蓮居士而改為青蓮鄉。李白在《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序》中述說身世:

青蓮居士謫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居士何須問,金粟如來是後身。

青蓮,原本出自於西域,梵語裏稱為優缽羅花(又名優曇婆羅花),青白分明,香潔清淨,不染塵埃。佛經云,優缽羅花開之時,「萬王之王」轉輪聖王將來世間普度眾生。以青蓮自稱,及以「金粟如來為後身」,說明其與佛家之淵源,暗示其來源層次。寓意優缽羅花開,轉輪聖王將攜如意真理來世間。

李白應天命下凡,亦仙亦隱亦佛。

《歷代古人像贊》中的李白像。(公有領域)
《歷代古人像贊》中的李白像。(公有領域)

6. 漫遊天下

開元十三年(725年),24歲的李白辭親離蜀,仗劍遠遊,足跡幾乎踏遍大半個中國。據記載,李白一生去過新疆、甘肅、湖北等18個省、市、自治區,總共去過當時206個州縣,登過80多座山,遊覽過60多條江河,20多個湖潭。李白一生鍾情山水明月,寫下了大量雄渾豪逸、瑰麗明快的山水詩篇。如《望天門山》《望廬山瀑布》《獨坐敬亭山》《早發白帝城》等等。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江陵:湖北荊州)

7. 詠史懷古

遊覽名勝古蹟的詠史詩,李白寫得節制含蓄,卻震撼人心,意蘊深遠,如《烏棲曲》《越中覽古》等。

越中[1]覽古

越王勾踐破吳[2]歸,義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唯有鷓鴣[3]飛。

註釋:

⑴越中:指會稽,春秋時代越國曾建都於此。故址在今浙江省紹興市。⑵勾踐破吳: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爭霸。越王勾踐於公元前494年,被吳王夫差打敗,回到國內,臥薪嘗膽,誓報此仇。公元前473年,他果然把吳國滅了。

⑸鷓鴣[zhè gū]:鳥名。形似母雞,頭如鶉,胸有白圓點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紋。叫聲悽厲,音如「行不得也哥哥」。

譯文

滅掉吳國凱旋,六千義士都衣錦封官。當初滿殿的宮女如花似玉,而今這裏只有鷓鴣飛落在這敗壁殘垣(yuán)上。

日本 相阿彌(1485–1525)繪《李白廬山觀瀑圖》軸,紙本水墨,美國三藩市藝術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日本 相阿彌(1485–1525)繪《李白廬山觀瀑圖》軸,紙本水墨,美國三藩市藝術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8. 結緣交友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他訪仙求道,雲遊四海,干謁社會名流,結緣交友。「我欲醉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山中與幽人對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

倘以李白為主線,幾乎串聯起盛唐上至皇公貴族下到勞工農婦各階層的人。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1)文人:孟浩然、賀知章、杜甫、高適、王昌齡等盛唐詩壇主力。

如「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贈孟浩然》。

(2)道士:司馬承禎、元丹丘(給他的詩就有十多首)、吳筠、玉真公主……如《元丹丘歌》:

元丹丘,愛神仙。

朝飲穎川之清流,

暮還嵩岑之紫煙。

三十六峰長周旋。

長周旋,躡星虹,

身騎飛龍耳生風,

橫河跨海與天通,

我知爾遊心無窮。

(3)慧眼識英雄:郭子儀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左右,李白遊太原,見到了關押在囚車內的郭子儀。因出火計欲破敵,不巧風勢逆吹,反燒到自軍軍餉,遂而獲罪待刑。李白慧眼識英雄,立即向長官說情並仗義保釋了郭子儀。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率軍收復洛陽、長安兩京,功居平亂之首,聲威大震。

永王李璘大軍東下,邀李白入幕府,後來永王觸怒唐肅宗被殺,李白受牽連入獄。幸得郭子儀力保,方免一死,改為流放夜郎,在途經巫山時遇赦。李白為大唐保下了棟樑之才、中興名將,遂有郭子儀為李白解官脫罪之回報,二人肝膽相照,演繹千古佳話。

9. 雄心壯志

「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

天寶元年(742),唐玄宗召李白入京,供奉翰林。一次,唐明皇與楊貴妃在沉香亭觀賞牡丹,命李白作新樂章《清平調詞三首》,其中流傳甚廣的名句是:「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此時的玄宗已不再是勵精圖治之君,怠政享樂,重用奸臣。他只要李白寫些點綴歌舞昇平之作,做御用文人,這對胸懷濟世報國壯志的李白是個恥辱,他恃酒狂放,遭致不滿、嫉恨和排擠。兩年後,李白就辭職離去。他看到了潛在的危機,在《遠離別》嘆道:「君失臣兮龍為魚,權歸臣兮鼠變虎」。

10. 高貴人格

「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黃金籠下生。」——(《設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辭》)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遊天姥吟留別》


力士脫靴,貴妃研墨,清代17世紀時作。(公有領域)
力士脫靴,貴妃研墨,清代17世紀時作。(公有領域)

11.文學使命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吾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古風五十九(其一)》

(1)震撼力

「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江上吟》

(2)清純美: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12.遊俠詩

李白的遊俠詩意氣風發,豪情萬丈,浪漫狂放之極: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俠客行》

13.遊仙詩

李白詩縱放自如,飄逸灑脫,奇偉瑰麗,上天入地,修煉所見,神界仙境,軼聞傳說,均熔鑄於詩篇中。其天目已能看到其它高層空間很多殊勝景況,並能和眾神溝通、交流,往來於不同空間。宛如《莊子·逍遙遊》中的例子「御風而行」,自由逍遙。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吟誦有所得,眾神衛我形。

雲行信長風,颯若羽翼生。——《游泰山六首(其四)》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夢遊天姥吟留別》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西上蓮花山》

很多人把這些看作是詩人之夢想、浪漫,等等。其實,如前所述,這正是李白修煉有成、位列仙班、神遊天姥,諸神為其接風、展示仙界之真實寫照。李白借用夢遊寫出這些奇境。

明人繪(舊傳南宋馬遠)《對月圖》軸,詮釋李白詩意。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明人繪(舊傳南宋馬遠)《對月圖》軸,詮釋李白詩意。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14. 代表作

李白的樂府詩、七言歌行及五七言絕句成就最高。

李白集盛唐人俊爽朗健的精神、傲岸不屈的品格、恢宏豪宕的氣度、脫塵超凡的情懷以及「任俠」的英雄氣質於一身。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為中華詩壇第一人。

A 奔放型

他把七言歌行發展為最自由奔放,最酣暢淋漓的詩體。意象騰挪跳躍,變幻多端,噴薄而出,一瀉千里,震撼人心。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將進酒》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髮弄扁舟。——《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行路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坐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註解:

1. 珍饈:名貴的菜餚。

2. 垂釣坐溪上:傳說呂尚未遇周文王時,曾在溪(今陝西寶雞市東南)垂釣。

3. 乘舟夢日邊:傳說伊尹見湯以前,夢乘舟過日月之邊。合用這兩句典故,是比喻人生遇合無常,多出於偶然

B.含蓄型

《長干行》《玉階怨》《長相思》,細膩真摯,深沉柔婉,餘韻如縷。

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長干行》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西施》

素手掬青靄,羅衣曳紫煙。——《送內尋廬山女道士李騰空二首》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長相思》

參考閱讀:

少年李白 心靜飛鳥親 道高猛虎伏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