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國際社會日益擔憂中國製造業的迅速擴張恐削弱西方競爭力,並讓北京在關鍵產業中掌握更大脅迫能力,澳洲已表態全力支持全球打擊電動車與鋼鐵等商品供應過剩的行動。

在總理阿爾巴尼斯準備前往華盛頓與美國特朗普總統會晤前夕,美國政府一直在向歐盟施壓,要求對中國徵收關稅。此前,從亞洲到南美的多個國家已對中國電動車和其它商品的過剩表示擔憂。

中國創下1.2兆元的貿易順差,令各國不安。澳洲貿易部長法雷爾(Don Farrell)表示:「明年三月將在非洲舉行一次會議,澳洲非常強烈地推動世貿組織改革,以確保其能夠應對當今世界的貿易問題」,但他未明確提及美國或中國。

他補充:「我們認為世貿組織需要專注於過剩供應問題……很多產品被認為存在過剩,比如鋼鐵和電動車。」

北京大幅補貼電動車和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通過價格戰削弱其它國家的製造商。中國製造商的利潤率已從2017年的8%降至去年的4.3%,分析人士預測,未來十年許多中國汽車製造商難以盈利。

法雷爾對打擊電動車等產業供應過剩行動的支持將受到澳洲對廉價電動車需求的考驗,因為澳洲氣候變遷局估計,為實現到2035年減排至少62%的目標,未來十年新車銷售中有一半必須是電動車。

周一(9月29日), 財長查默斯(Jim Chalmers)表示,他將謹慎推進對電動車駕駛者徵收道路使用費的計劃,因擔心新稅收會阻礙電動車的普及。

包括比亞迪(BYD)、奇瑞(Chery)和長安(Changan)在內的中國品牌去年出口約600萬輛汽車,遠超其它國家,促使歐洲、墨西哥和加拿大實施關稅和限制措施。

法雷爾表達了對供應過剩的擔憂,他正努力與歐盟(中國在汽車市場上的主要競爭對手)達成自由貿易協定,並為阿爾巴尼斯與特朗普的成功會晤奠定了基礎。特朗普是一位電動車懷疑論者,他致力於保護美國免受「中國汽車的威脅」。

然而,過去三年來,法雷爾也一直站在與中國談判的前沿,致力於恢復貿易關係。

據悉尼晨鋒報網站報道,洛伊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麥格雷戈(Richard McGregor)表示:「澳洲不想站在對抗北京貿易措施的前沿,但如果通過與區域夥伴合作共同推進,那就更可取。」

他說:「更大的目標是使世貿組織成為一個有影響力、能夠管理中國和美國的組織。」

「華盛頓對澳洲沒有更公開地批評中國的經濟做法感到不滿,例如生產過剩,他們認為這些做法正在摧毀美國和歐洲的工業,從而削弱世界各地誌同道合的國家。」

特朗普曾威脅退出世貿組織,美國長期以來一直抱怨該組織無法追究北京的責任。

最近離任的澳洲經合組織(OECD)代表皮爾森((Brendan Pearson)表示,世貿組織沒有足夠的權力來遏制中國的巨額補貼,考慮到中國在該組織中的影響力,他懷疑任何加強保護的努力能否成功。

皮爾森說,經合組織的新數據顯示,中國對其關鍵行業的補貼是經合組織成員平均水平的10倍。報告估計,到2030年,中國可能控制全球45%的製造業。

「這種主導地位在現代幾乎前所未見。中國對其產業的補貼規模是任何國家都無法比擬。」皮爾森警告,中國或將利用對關鍵產業的控制來對其它國家施壓。他還表示,中國產業補貼對澳洲本土產業的打擊已有跡可循,例如Mount Isa銅冶煉廠的財務困境就是中國產業補貼損害澳洲產業的一個例子。

從長遠來看,平衡汽車行業的競爭環境將允許更多來自歐洲公司的電動車進入市場,這些汽車目前需承擔豪華車稅和因澳洲與歐盟無自由貿易協定而產生的5%關稅。

長遠來看,若能平衡競爭環境,將有助於歐洲車企進入澳洲市場。屆時,消費者或將能購買更多來自歐洲的電動車,雖然消費者目前需額外支付豪華車稅與5%的進口稅。#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