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坐直時,用手揉揉後頸部,會覺得相當柔軟;一旦駝背、抬頭看螢幕,馬上就會發現脖子變得僵硬,背部肌肉被迫拉緊,呼吸也跟著變得不順暢。

脊椎保健專家鄭雲龍在新唐人《她健康》節目中指出,「久坐」往往帶來腰痠背痛,而錯誤的姿勢更加重酸痛,甚至造成駝背的問題。

一項實驗發現,僅僅維持15分鐘頭部前傾、圓肩的「烏龜頸」坐姿,就會導致肌肉疲勞,並影響參與者隨後的運動表現。

久坐帶來的不僅是腰痠背痛,更可能引發慢性病。研究發現,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與缺乏活動息息相關。

鄭雲龍表示,當我們長時間保持駝背、低頭或烏龜頸,血管彈性逐漸下降,血液循環惡化,甚至會影響到腦部供氧。這也是很多上班族下午容易精神不濟、腦霧或創造力下降的原因。最近電動升降桌成為熱門產品,就是因為它可以避免身體長時間僵硬在單一坐姿,有助頭腦清晰。

好呼吸=好姿勢

要調整坐姿,第一步是檢查呼吸是否順暢。鄭雲龍強調「好呼吸就是好姿勢」,當我們坐直,就像量身高般,頭頂向上延伸,重量自然下沉,這時候深呼吸會覺得特別順暢。相反,駝背時呼吸則變得短促。

他進一步區分了兩種坐姿:

1、主動式坐姿

自己主動抬頭挺胸,把身體坐好。當在工作、寫字或打電腦時,眼睛應該看正前方的小螢幕。螢幕的高度要調整到最上方的字與眼睛齊平,不需要低頭或仰頭。鍵盤則要靠近、往下放,最好有鍵盤架。這樣一來,手臂能自然放鬆。

2、被動式坐姿

坐沙發屬於被動式坐姿,因為坐在上面不需要自己一直用力撐著,也能達到休息的效果。

做沙發時,要注意脊椎是否有支撐住,可以加一個紮實、有厚度的靠背墊,塞到底,這樣靠上去時,身體能被穩穩托住,保持挺直。靠背墊不需要特別和身高對應,而是要剛好支撐到脊椎位置。家裏的方形或圓形抱枕,只要放對位置,也能成為很好的靠背墊。

使用靠背墊三個步驟:

(1)身體先坐直,像量身高一樣,重心向下,頭向上,並深呼吸。

(2)將靠背墊塞到底,確保有紮實支撐。

(3)再「量身高」一次,靠上去後慢慢放鬆,看看它有沒有垮掉。

若想更放鬆,可以將靠背墊調成斜角,讓身體後傾。這樣既能支撐脊椎,又能輕鬆靠著休息。因此,有些人坐沙發時會使用頭靠,大腿和身體打得更開,更輕鬆地攤在椅子上面聽音樂;但如果要看電視,就不適合太後仰,這種姿勢會損害眼睛及頸椎。

用鍵盤避免駝背拱肩

許多人以為手臂需要椅子扶手支撐才不會累,其實這是一種迷思。鄭雲龍解釋,當手肘自然垂在肩關節下方時,不需要額外支撐,只有當拱肩或手肘往前時才會感到費力。因此,關鍵在於讓鍵盤靠近身體,像「以碗就口」般自然,不要趴著打字。這樣不但能避免駝背拱肩,也能讓手臂保持放鬆。

如何挑選椅子

亦有人以為只要買一張昂貴的人體工學椅,就能解決所有問題。鄭雲龍說,人體工學椅並非萬能,有時甚至不如一張板凳。若要挑選人體工學椅,有以下3個要點:

(1)高度可自由調整:腳必須能紮實踩在地面上,避免懸空。

(2)椅面不壓迫大腿:坐滿之後,留意橫桿會否壓到大腿,橫桿壓迫大腿容易造成腿後筋的筋膜炎。

(3)椅背支撐度夠:在不用加任何靠背墊的情況下,最佳支撐點應在肚臍正後方,稍微往後靠約95度,呼吸應該會很順暢。

鄭雲龍強調,人體工學椅並非一種規格適合所有人。嬌小的女性若椅子高度過高,就需要搭配腳踏板,讓小腿與大腿保持適當角度,避免腿後肌肉群的緊繃。而對於需要午睡的人,高背椅會更實用。若只用於辦公,不一定要追求過多功能,坐上去之後椅子不會動便是最好。

久坐後的簡單運動

久坐不動容易讓身體酸痛,鄭雲龍推薦上班族和久坐族在坐在椅子的時候,定期進行以下5個動作:

1、坐半椅

離開椅背,僅用坐骨支撐,不靠椅背,累的時候再靠回椅背。

2、大男人姿勢

坐在椅子邊緣,雙腳打開,以這種姿勢稍微工作一下,可以幫助骨盆回到中立位。

3、低膝姿勢

坐在椅子邊緣,模仿坐「馬鞍椅」,讓雙腿往下,膝蓋低於髖關節,骨盆更容易處於中立位。

4、單側髖關節伸展

屁股正下方左右兩邊各有一個尖尖的部位叫「坐骨」。用右側的坐骨坐在椅子邊上,另一側離開椅子,左腳擺後,左手伸高,然後右手扶著椅子,頭向上頂好像在「量身高」,維持30秒至1分鐘。之後再做另一邊。

平常的坐姿屬於「屈髖」的動作,長時間保持「屈髖」的姿勢,容易骨盆前傾,長此以往導致仰臥時腰有懸空感。做這個動作可以伸展髖關節。

另外,可再加強手上動作,例如在拉伸左腿時,左手伸高,右手水準伸直,身體向右側旋轉,可以加強拉筋的效果。

5、側向伸展

右側坐在椅子上,左側膝蓋朝下,感到骨盆向下掉,右手扶著椅子,左手抬起,向右邊倒,拉伸左側。或是兩手抱在頭後,伸展時手肘朝天花板。再換另一邊做。

鄭雲龍提醒,每40至50分鐘就要站起來活動一次。

肩頸放鬆與擴胸運動

鄭雲龍亦介紹了一套簡單的肩頸放鬆與擴胸運動,透過幾個動作來幫助打開肩膀、改善姿勢,讓身體恢復活力。

一、環繞雙肩

雙手放在肩膀前方,手肘往正前方抬高,記得抬高時不要往兩側打開。將手肘延伸到最高點,再打開往下帶動,夾緊肩胛、挺胸,畫出一個圓。抬高手肘時,吸氣;打開手肘時,吐氣。重複動作3次以上。之後可再做反方向環繞雙肩。

二、展翅飛翔

雙手合掌向上舉高,舉到最高之後打開手臂呈現V字形。接著彎曲手肘,形成W字形,夾肩胛、挺胸。這是一種擴胸運動,感受背部肌肉的滑動。

三、肩胛骨運動

雙手交錯放在前方,吸氣。吐氣時背部拱起,把肩胛骨撐開,想像自己是熊在樹幹上磨背,再吸氣回正,挺胸。吐氣時重複撐開肩胛骨拱背。

四、頸部按摩

雙手放在脖子後方,一上一下。微微低頭,用手掌向下推頸椎,同時下巴往上拉,形成對抗的力量。邊抬下巴邊搓揉頸部,左右手要輪流交換,保持平衡。這動作能讓淺筋膜滑動。

五、大椎按摩

雙手交錯放在大椎,即頸椎與胸椎交界處凸出的點。下巴往上拉,雙手向前滑動,搓揉頸部根部。這個地方若循環不良,常會出現「富貴肩」或「烏龜脖」,透過按摩可改善血液流動,甚至讓眼睛感覺更明亮。@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