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今日(3日)在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會議上稱,預計到2028年,「銳眼」計劃在全港各區安裝的閉路電視數量將增至約6萬;而目前人工智能辨識技術主要用於人群管制、車牌辨識,相關技術將應用於人面辨識,警方正在研究相關的資源、技術和優先次序等議題,若有結果將對外發布。
警方去年推出「銳眼」計劃,在全港犯罪黑點、人流較多的公共場所設置監控攝影機。保安局最新表示,截至今年8月31日,已安裝3,985支鏡頭;並已接駁4,835支其它政府部門與其它持份者的閉路電視;系統已協助警方偵破433宗案件,787人被捕。「銳眼」計劃將進一步升級,每年新增超過2萬支鏡頭,預計到2028年總計約6萬支鏡頭覆蓋全港。
建制派議員盧瀚民和簡慧敏問及會否加設人臉辨識技術,鄧炳強回應稱,目前已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場景包括人流量較大的地點,用於人群管制及車牌辨識,例如在啟德場館活動結束時,以及追蹤涉案車輛的去向。他透露該系統目前未具備人臉辨識功能,需要在系統後台資料庫中新增比對功能。他又強調,系統未來必然會應用到個人的層面,例如識別違法犯罪份子,警方正在研究使用相關技術所需的資源、應用的具體科技以及優先次序等問題,待有結果時會向公眾公布。
有議員關注當局有哪些具體措施來打擊非法勞工問題。鄧炳強稱,當局今年首8個月共執行1.2萬次打擊非法勞工行動,起訴756名非法勞工及127名僱主;入境處舉報非法勞工的專屬熱線設立約兩周,已收到約100宗舉報。
鄧又指,近期涉及網約車或外賣平台的黑工情況,需聯合其它不同政策局及部門共同打擊,因此成立了跨部門小組。該小組不僅僅是分享情報,例如在執法中發現漏洞,像網約車司機的登記問題,可以通過運輸及物流局要求相關行業採取人臉識別等措施來應對非法勞工問題。
另外,《施政報告》提出明年舉行以「國安」為主題的話劇匯演,鄧稱該劇改編自保安局動漫《安仔與熊仔》,劇本經律政司、保安局及國安處審核。話劇將於下月首演,計劃巡迴至少20間小學,並於幼稚園舉辦工作坊,向約1千名師生推廣「國安教育」。議員馬逢國建議邀請本地藝術界參與製作,避免過於說教,並希望擴大巡演學校數目。鄧炳強指劇本經多次內部預演,「內容有趣且具互動性」,已邀學生及家長試看。@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