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新聞的分析顯示,澳洲樓價的上升幅度幾乎是薪資的兩倍。若要恢復到疫情前的可負擔水平,收入必須上漲19%,或樓價下跌16%。
最新分析顯示,自2020年12月至2025年9月,全國住宅價格中位數上漲52%,達到85.7萬澳元,5年間的升幅高達56.5萬澳元。
相比之下,薪資中位數在同期僅從5.98萬澳元增長到7.62萬澳元。雖然兩者都在增長,但樓價的升幅遠超收入,讓普通澳洲人距離擁有自己住房的夢想越加遙遠。
反對黨議員雷貝羅(Leon Rebello)對天空新聞說,工黨執政後,澳洲人更買不起房子了。
「樓價的上漲速度幾乎是整體通脹的兩倍,這意味著在工黨執政下,住房可負擔性每天都變得更差了。這個工黨政府根本不相信私人資產,他們在意識形態上反對私人財產,也反對澳洲人渴望擁有自己住房的意願。」
雷貝羅警告,他這一代人可能不得不租一輩子房子。他還呼籲出台長期解決方案,包括規劃和開發新城市。
「我不知道總理還在等甚麼,但聯盟黨承諾要讓澳洲人住在房子裏,而不是車裏。」
「常識告訴我們,必須清除阻礙建築業釋放新供應的障礙。作為反對黨最年輕的成員,我決心監督這個工黨政府,因為我的一代人不應該接受一輩子當房客的現實。」
樓價的快速上漲與阿爾巴尼斯政府執政期間的歷史性高移民水平同時發生。公共事務研究所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的海外淨移民數量為11萬,是疫情前季度平均水平的兩倍。
疫情後至今的移民規模,是2022年至2024年間房屋供應缺口達到17.9萬套的原因之一。
房屋供應的另一大樽頸來自阿爾巴尼斯政府施加的繁瑣監管。例如,新版《國家建築規範》要求建商必須預留安裝可再生能源與電動車基礎設施的接口,即使房屋並未配置這些設施。據稱,這些2022年生效的規範為建房成本增加了3萬至5萬澳元。
雖然財政部長查默斯(Jim Chalmers)多次強調工黨已幫助人們「留住更多收入」,但工資增長的部份已被飛漲的樓價完全吞噬。
工黨政府10月1日推出了擴大版的首次置業者以5%首期買樓的保障計劃,並稱這是擴大購房機會的政策。但總理阿爾巴尼斯承認該計劃將推高樓價。
財政部建模顯示,該計劃將在6年內平均推高樓價0.5%。但住房行業協會、保險委員會、金融服務公司Canstar以及多位頂尖經濟學家都警告,實際升幅將遠高於0.5%。
在房屋供應方面,工黨政府提出的2029年建造120萬套住房的目標備受質疑。目前的建房速度已經落後,許多專家質疑工黨根本無法實現這一目標。#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