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9月的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認為,人口出生率下降未來將給美國帶來挑戰。

憂慮

調查發現,53%的美國成年人認為,生育人數減少將對國家產生「某種程度」或「非常負面」的影響,2024年5月調查是這一比例為47%。調查還發現,認為此現象具有正面影響的比例與2024年持平,持中立立場的比例則有所下降。

共和黨人及傾向共和黨的獨立選民中,認為此現象具有負面影響的比例高於民主黨人及傾向民主黨的獨立選民,但兩組群體中持此觀點的比例均比去年有所上升。

報告未詳述潛在負面效應可能對國家造成的衝擊,但長期出生率下滑恐將進一步對社會保障及其它退休計劃構成壓力。

CDC數據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數據顯示,過去二十年間美國生育率大幅降溫,從2007年時每位婦女平均生育2.12名子女,降至2023年的1.62名。其它數據顯示,很多國家的生育率也在同步下滑。

政府的作用

皮尤調查發現,認為政府應幫助提升出生率的美國民眾比例大幅下降。9月調查中僅有近三分之一受訪者認為聯邦政府應在「鼓勵生育」方面發揮作用,56%美國成年人則持反對意見。

主張政府應介入者多認為,應擴大稅收抵免、要求僱主提供帶薪家庭假,及提供免費托育服務。

勞工統計局數據顯示,雖然近年享有帶薪家庭假福利的平民勞工比例穩步攀升,2023年仍僅達到27%。今年3月的數據顯示,僅有極少數私營企業員工享有托兒福利。

特朗普總統7月簽署的《大而美法案》設立了兒童儲蓄賬戶,適用於2025年至2028年底出生的美國公民,聯邦政府將為每個帳戶提供1,000美元初始資金,父母與僱主亦可追加儲蓄。

進步派

皮尤調查發現,有20%的受訪美國成年人認為,未來生育率下降對國家有利,部份美國人表示無意組建家庭。皮尤2024年4~5月的調查顯示,57%的18~49歲無子女者表示無意生育,「不想要孩子」,44%受訪者表示想專注生育以外的其它事務,38%則憂心世界現狀。

先前接受《商業內幕》採訪的無子女者透露,選擇不生育的原因包括:社會對小孩父母的支援不足、認為生育非人生圓滿的必要條件,或自認不適合為人父母。

有人認為「生兒育女」是社會期待而非自身渴望。

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經濟學教授Melissa Kearney在接受美國國家公共電台(NPR)採訪時表示,「並非人們不再像從前那樣喜愛孩子,而是當今社會提供了更多其它選擇……這些選擇如今已獲得更廣泛的社會認可。」

保守主義者

皮尤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Rachel Minkin在最新報告中寫道,「這些發現正值生育主義運動(the Pronatalist Movement)備受關注之際。」

已故保守主義活動家、「美國轉折點」組織(TPUSA)創辦人柯克(Charlie Kirk)生前始終鼓勵新一代人擁抱婚姻、生育子女,將家庭、配偶與子女置於事業與世俗追求之上,期待與生命中的至親共享這份快樂。

特朗普總統在評價柯克時表示,「我們有太多糟糕的哲學、意識形態、政治理念,而他的理念是正派的,他談論家庭,提倡結婚,生兒育女,細想之下,雖然聽來老派,但他說得對。」#

(本文參考了《商業內幕》的報道)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