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環繞一顆大型系外行星的潛在衛星形成盤,而且藉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首次直接量測其化學和物理特性。這項發現有助於天文學家更好地了解行星和衛星是如何形成的。
NASA在新聞稿中指出,這個富含碳的衛星形成盤環繞一顆距離地球625光年、被稱為CT Cha b的系外行星。儘管韋伯太空望遠鏡尚未偵測到任何衛星,但這個盤面可能是衛星誕生的區域。
CT Cha b所環繞的年輕恆星只有200萬年的歷史,仍在吸積該恆星周圍的物質。然而,韋伯太空望遠鏡發現的這個環行星盤(circumplanetary disk)並非環繞該恆星的吸積盤的一部份。這兩個天體相距460億英里(740億公里)。
觀測行星和衛星的形成對於了解銀河系的行星系統的演化至關重要。衛星的數量可能超過行星,其中一些衛星甚至可能孕育著我們所知的生命。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發現有助於更好地了解行星和衛星的形成。對於與太陽系的誕生進行比較而言,韋伯太空望遠鏡的觀測資料是非常寶貴的。
這項研究的報告撰寫人之一、卡內基科學研究所(Carnegie Institution for Science)的天文學家格蘭特(Sierra Grant)說:「我們可以看到環繞行星的盤面的證據,而且可以首次研究其化學成份。我們不僅見證了衛星的形成,也見證了這顆行星的形成。」
該研究的主要報告撰寫人、瑞士蘇黎世大學(University of Zurich)的博士後研究員庫格諾(Gabriele Cugno)補充:「我們正在觀察哪些物質正在吸積,以形成這顆行星和衛星。」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韋伯太空望遠鏡的中紅外儀器(MIRI)對CT Cha b進行紅外線觀測。他們在對觀測資料做了初步分析後發現,它的環行星盤內部有分子的跡象,這促使他們對資料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由於這顆行星的微弱訊號被母恆星的強光所掩蓋,研究人員不得不使用高對比的方法將恆星的光線與行星分離。
研究人員最終在該環行星盤內發現了7種含碳分子,包括乙炔和苯。這種富含碳的化學成份與母恆星周圍的吸積盤中的化學成份形成了鮮明對比。他們在吸積盤中發現了水,但沒有發現碳。這兩個盤面之間的差異為它們在短短200萬年內迅速進行的化學演化提供了證據。
衛星的起源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假設木星4顆主要衛星的誕生地是一個環繞該行星的環行星盤。這些衛星一定是在數十億年前從這樣一個扁平的盤面中形成的,這一點從它們繞木星共面運行的軌道上就能看出。
庫格諾說:「我們想多了解太陽系是如何形成衛星的。這意味著我們需要研究其它仍在形成中的系統。我們正在努力了解這一切的運作方式。」
在未來一年,研究團隊將利用韋伯太空望遠鏡對類似天體進行全面調查,以便更好地了解年輕行星周圍的環行星盤的物理和化學特性的多樣性。
上述研究成果於9月29日發表在《天文物理期刊通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