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控股(00005)與恒生銀行(00011)聯合宣布,滙豐擬以協議安排方式私有化恒生銀行,每股作價155元(港元,以下同),較昨日收市價119元溢價約30.3%,並建議撤銷恒生銀行股份於聯交所的上市地位。
滙豐行政總裁艾橋智表示,私有化恒生銀行是促進長遠增長的投資,30%溢價屬「具吸引力的報價」,反映集團對香港前景的信心,與恒生壞賬情況無關。至於恒生被私有化後是否會出現大規模裁員,艾橋智未有正面回應,僅表示預計滙豐集團將進一步精簡及簡化業務架構。
滙豐現持有恒生約63%股權。按恒生全部已發行股本計,交易估值約2,903億元,涉及向少數股東支付現金約1,061.56億元。計劃生效後,恒生將成為滙豐全資附屬公司。滙豐強調對價不會提高,資金將以集團內部資源支付。
方案列明,恒生股東可收取2025年第三次中期股息且不從對價扣減;惟公告日起至計劃生效日前如另宣派股息,將從對價中扣除。美銀證券與高盛確認滙豐具備充足資金完成交易。
滙豐指,私有化將有助精簡本地業務架構並提升盈利能力。集團預期,剔除恒生非控股權益後,可提高每股普通股盈利,並維持2025年派息比率為盈利的50%。截至今年6月底,滙豐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CET1)為14.6%,預計首日資本影響約125個基點,並將透過內生成本及暫停三個季度股份回購,恢復至14%至14.5%目標區間。
品牌與客戶服務方面,滙豐重申,恒生植根香港近百年,私有化後將繼續以「滙豐」與「恒生」雙品牌服務市場。恒生將保留根據《銀行業條例》獨立獲授的持牌銀行地位,並維持獨立企業管治、品牌形象、獨特市場定位及分行網絡,確保客戶服務不受影響。
定價層面方面,滙豐稱每股155元屬「豐厚溢價」,除較最後交易日收市價溢價30.3%,亦較市場最高目標價131元高出約18.3%。按2025年上半年數據推算,其隱含市賬率約1.8倍,高於本地同業中位數約0.4倍。
在程序上,恒生董事會已成立由五名無利益關係的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的獨立委員會,並將委聘獨立財務顧問。交易尚須恒生法院會議及股東大會批准,並獲高等法院核准方可生效。
金管局則表示,已知悉有關計劃,並將按既定機制和程序審批,強調交易完成後,滙豐與恒生將繼續作為兩家獨立認可機構營運。
本地傳媒引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滙豐向港府承諾將繼續並加大在香港及區內投資,指私有化恒生銀行旨在整合集團架構與資源,以提升營運效率和表現。
恒生將私有化結束上市
總部位於香港的恒生銀行將撤銷53年上市地位。該行於1933年由林炳炎、何善衡、梁植偉、盛春霖及何添創立,1965年在銀行危機中被滙豐以5,100萬元收購51%股權,1972年上市成為戰後首家上市銀行,首日股價飆升65%。滙豐入主後,恒生業務迅速擴展,惟仍以服務中小企為核心。
近年恒生受香港商業房地產貸款拖累,2025年上半年相關信貸減值按年增85%至250億元,「具風險貸款」達660億元,總減值貸款達550億元。市場消息指,滙豐曾要求恒生出售房地產貸款組合,惟進展有限。@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