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相信,鑑於特朗普總統在明年美國中期選舉前亟需政績成果,該國有望與美國達成行業貿易協議。
加拿大工業部長趙美蘭(Mélanie Joly)上周陪同加拿大總理卡尼訪問白宮,她表示,雙方在達成貿易協議方面取得了進展,尤其是在鋼鐵領域,該領域受到美國關稅的嚴重衝擊。
她告訴英國《金融時報》:「如果我們短期內不採取措施保護鋼鐵,我們可能會失去我們的工廠。目前,我們正在與美國討論鋼鐵、鋁和能源問題。」
趙美蘭表示,美國針對外國鋼鐵業施加關稅是為了保護本國鋼鐵業,並補充,加拿大也已經實施了一系列反傾銷措施,包括針對中國的關稅。
卡尼上周二(10月7日)飛往華盛頓與特朗普舉行了會談,這是他們第二次在橢圓形辦公室會晤,旨在修復雙邊關係,挽救受到美國關稅威脅的1.3萬億元貿易關係。
卡尼特朗普單獨會談20分鐘
兩位參與華盛頓之行的加拿大政府消息人士告訴《金融時報》,卡尼與特朗普單獨相處了大約20分鐘,闡述了美國需要加拿大作為其安全盟友和貿易夥伴。
儘管特朗普承諾卡尼會「非常高興」地離開華盛頓,但卡尼最終仍未簽署任何協議。負責加美貿易的加拿大部長勒布朗(Dominic LeBlanc)隨後告訴記者,特朗普和卡尼已指示兩國官員「迅速達成協議」,這表明雙方取得了進展。
加拿大鋼鐵生產商協會(CSPA)會長科布登(Catherine Cobden)表示,協會成員「對加拿大鋼鐵在北美國家和經濟安全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得到認可感到鼓舞」。
根據CSPA的數據,加拿大鋼鐵產業價值150億元(約830億港元),僱用了2.3萬名員工,並間接創造了10萬個就業機會。
趙美蘭稱,人們對美國關於以犧牲加拿大為代價來加強美國汽車業的言論表示嚴重關切。
「讓我非常清楚地說明,在汽車問題上,我們將為每一份工作而戰,因為這些都是我們的工作。」她說。
汽車製造商福特(Ford)、通用(GM)和斯特蘭提斯(Stellantis)等製造商在美國和加拿大的跨境合作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其中包括1965年達成的一項「汽車協定」,該協定降低了兩國之間汽車產品貿易的關稅。
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貿易協定包括美國汽車行業,該協定將於明年進行審查。
在上周二的白宮會議上,特朗普表示,「情況很艱難,因為我們想在美國這裏生產汽車。」
隔天,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滿地可銀行和歐亞集團舉辦的加美峰會上也發表了類似言論。
盧特尼克說:「汽車組裝將會移師美國,加拿大對此無能為力。問題在於,加拿大將採取甚麼替代方案?你們有能力將科技投資、礦業及其它投資引入加拿大,如果加拿大能正確運用其與美國毗鄰的優勢,便能贏得先機。」
加拿大汽車製造商協會主席Brian Kingston表示,此類言論是貿易談判的一部份,與2017年特朗普第一任總統任期內的言論類似。
Kingston引用了密歇根州汽車行業智庫「汽車研究中心」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該報告發現,美國關稅正使美國汽車產業損失1,500億美元。
「如果不立即減免關稅,唯一的結果就是美國汽車價格上漲、銷量下降、產量下降。」他說。
代表福特公司在安省溫莎市引擎工廠約2,000名工人的Unifor工會200號分會,其主席John D‘ Agnolo表示,他擔心關稅的影響會導致失業。
「卡尼需要明白,如果他達成一項犧牲汽車行業的協議,他將與我們陷入一場惡戰。」他說。#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